-
日期: 2020-11-05 | 來源: 法廣網 | 有21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拜登 | 字體: 小 中 大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 Joe Biden AFP/File
美國大選開票結果陷入膠著,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當選殺回白宮?台海兩岸都在關注選戰進程並准備迎接任何壹種可能性。如果拜登當選,中國副外長樂玉成希望今後的中美關系“不沖突不對抗“。台灣(专题)總統蔡英文(专题)11月5日則以“因應2020美國大選”為題,在臉書上發布貼文說她對美國大選任何壹種結果都有信心,因為“支持台灣已經成為美國主流民意和跨黨派的共識”。
蔡英文指出:美國是台灣的重要盟友,在這段期間,台灣政府會密切關注台海局勢,並和周邊國家保持密切聯系,共同維持區域和平穩定。會在這個基礎上持續努力,促進台美關系基於共同的利益與價值,持續深化台美關系。
蔡英文還提及,包括軍售案在內,過去壹段時間,許多友台法案、決議,都在美國參眾兩院得到跨黨派有力的支持,選後參眾兩院的席次雖然會有些變化,但是對台灣的支持力道並不會減少,她有信心“支持台灣已經成為美國主流民意和跨黨派的共識”。
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也在臉書上表示,美國正經歷壹場參與投票人數創歷史紀錄的選舉。無論選舉結果如何,都是美國民主意志的展現。她說知道很多台灣的朋友非常關心結果,不過各位也不用擔心,美琴贰拾多年來壹直跟民主共和兩黨的朋友互動交往,來到美國就任後更是積極接觸。兩黨內都有很多支持台灣、肯定台灣的朋友。
蕭美琴強調,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無論政界甚至在民間社會,肯定台灣、支持台灣正成為美國的主流聲音。德不孤,台灣是世界正向的力量,無論誰勝選,台美間都會基於共同的利益與價值繼續深化關系。
對於拜登當選美國總統的可能性,台灣高層的反應看來是富有信心。中國呢?中國副外長樂玉成表示,“關於中美關系,中方的態度是很明確、壹貫的。中美之間雖然存在壹些分歧,但是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間。應該說保持和推動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不僅符合中美兩國人民共同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 中國副外長進壹步表示:希望美方新壹任總統和新壹屆政府與中方共同相向而行,秉持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兩國關系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
被認為親北京的多維新聞刊發中國國際問題專家叮咚的分析文章說:“對於本屆選舉結果壹個基本定性,拜登即便贏,也是慘贏;川普即便輸,也是輸得光彩。“ ”在當前美國內政治形勢下,如果川普敗選,不僅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趨勢,值得觀察,而且川普在剩余的任期內如何在憤怒的心情下開展對華外交,尤為令人關注。“
文章分析認為:“無論是因大比分落敗,還是在相差很小情況下,退出白宮,對於川普這樣的人物來說,極有可能在其幕僚們的襄助下,在剩余任期裡在對華政策方面宣泄其“雷霆之怒”,比較有可能的叁個方面是:
1,極可能將落敗遷怒於新冠疫情的大流行,並利用總統的行政權限及推動立法,謀求將疫情相關情報通過某種方式公開,推動采取實質的美國內及國際措施追責、追償。2,很可能在當前美中對抗膠著的幾個點:內陸民族地區、香港(专题)、台灣及南海等區域,搞點大動作。3,很可能繼續固化其對華政策趨勢,將“全面戰略競爭”及“印太戰略”繼續推向深入,動用各種手段,牽制民主黨下任總統,使其無法扭轉當前的對華戰略態勢。
若川普下台,那麼對於拜登來說,他的政府可能壹方面長期受到選舉舞弊指控的困擾,甚至遭到司法追究,壹方面在重重壓力下,他也無法全盤推翻川普的既定政策,在內外兩個方面都可能受制——特別是在敗選後,共和黨同時控制參眾兩院的情況下。
因此,他可能在改善對華關系方面,如同其前任對於改善美俄關系那樣,投鼠忌器,瞻前顧後,無法徹底改變川普的逆全球化操作,美中全面戰略競爭仍將繼續展開,並按照民主黨的方式繼續將美國在亞洲-太平洋的戰略推進下去,無論是以共和黨政府的“印太”為名——大概率將獲得延續,盡管具體做法方式會發生改變,還是以民主黨政府的“亞太”為名——重拾奧巴馬政府的舊做法——比如TPP,是可能的,但必然是充實和強化版的,與川普的差別可能大多是在名稱、方式和方法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