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11-25 | 來源: 海報新聞 | 有2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近日,家住上海寶山區的壹位八旬老人,通過意定監護的方式,將家中價值300萬元的房產贈予水果攤主的新聞引發關注。11月24日,老人外甥女吳女士告訴記者,家屬在老人2017年住院期間,多名親屬前往照護,並非此前報道中的無人到場。此外,老人2017年摔倒住院時就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症,對於老人意定監護的有效性表示質疑。
老人住院期間 家屬排班前往醫院看護
24日下午,記者在寶山區壹小區見到了老人的外甥女吳女士及老人的妹妹等親屬。對於此前媒體報道中提到的親屬不聯系等情況,他們表示難過又憤慨。“我們是其樂融融的家庭,2017年老人摔倒住院,家裡人建了微信群,排班前往醫院照護,現在說我們不聯系,讓老人的幾個妹妹都很心寒,備受煎熬。”老人妹妹王女士告訴記者。
據了解,老人共姊妹6人,目前在世4人,分別在上海、海南等地居住。老人的老伴去世後,其兒子曾在銀行上班,後來因為精神疾病突然去世。老人兒子去世時,他的親屬們曾聯系老人,希望趕過去幫忙買墓地,壹起處理後事,但老人稱自家附近的壹個水果攤主已經幫忙辦好了,墓地也買好了,不讓家人前來幫忙。“當時我哥哥說,這個水果攤主對他很照顧,自己也很喜歡水果攤主的小孩,說我的身體不好,就不要來了。”王女士告訴記者。
2017年7月5日,老人在家中摔倒住院,外甥女吳女士接到電話後,和家人壹起將老人送進醫院。當天,家裡親屬們建了微信群,白天排班輪流去醫院照顧老人,晚上則為老人請了護工。吳女士告訴記者,老人在海南的妹妹專門趕到醫院,看望哥哥,給哥哥喂飯。不過,老人住院期間,精神不太好,經常罵人,有壹次從凌晨1點多,罵到4點多,醫生給家屬打電話,家屬去了,才停止。
吳女士告訴記者,2017年7月25日,老人出院。家屬趕到醫院時,老人已經不在醫院,由水果攤主接回了家。辦理出院小結的時候,家人得知老人已經有了阿爾茨海默症狀。
出院時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症 家屬質疑意定監護有效性
記者從家屬出具的壹份出院小結上看到,老人被診斷患有阿爾茨海默症(老年癡呆)等病症。據了解,老人出院後,這幾位家人曾想上門看望,但老人那時候精神不好,以為家裡人來爭家產,對家人大罵。從此以後,親屬們和老人斷了聯系。“只要電話裡聽到舅舅洪亮的聲音和他健康的消息,我們也不想過多打擾舅舅和攤主。”吳女士說。
直到最近,媒體報道了老人通過意定監護的方式將房產贈予水果攤主,同時稱親屬們無人問津。“看到報道,我們很傷心,不照顧老人有違孝道,我們絕對不會做這種事。”吳女士告訴記者。
吳女士告訴記者,老人住院時,水果攤主曾前往照顧,當時他對家人也比較客氣,說家屬們都忙,他來照顧老人就行。“當時,我們就知道老人把家裡的現金等都給了水果攤主,住院費用都是他來付,對此,我們都沒有意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