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3-08 | 來源: 新京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及肩的自然鬈黑發已綁成馬尾辮,白色制服襯衣兩側已別上肆道杠肩章,女式西褲已熨燙出褲線,黑色平底皮鞋已刷好鞋油。
劉曉琳將飛行員登機證掛在脖子上,走到鏡子前,端詳化著淡妝的自己。曾最喜素面朝天的她,近幾年開始注重防曬和皮膚護理,外出前也會略施脂粉。而今,她已是2個男孩的母親。臉上雖無斑點,她還是覺察到歲月留痕的細枝末節。
腳邊的飛行箱內已裝好手電筒,反光背心,頭戴式耳機,簽字筆,筆記本,墨鏡及存有電子飛行手冊與各類“雲執照”的IPAD,潤唇膏和護手霜常年攜帶,但她總忘記擦。出門前行至玄關處,她往往還會打開箱子朝裡面再掃壹眼,以免遺漏。這是飛行多年浸入身體的行為記憶。
劉曉琳在航校的螺旋槳教練機上,攝於2006年。受訪者供圖
作為中國民航首批自主培養的女飛行學員之壹,14年前的仲夏,川妹子劉曉琳從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洛陽分院畢業後,南下廣州,奔赴南方航空飛行總隊空客A320機隊報到。那壹年,她23歲。
下機隊後,從飛行觀察員到副駕駛,她用了4個月;從右座副駕駛到左座副駕駛、再到機長,她歷時8年。截至2021年3月7日,她已安全飛行約7500小時。
於她而言,沖上雲霄並非男性的專利,飛機座艙門同樣向女性敞開。
“欲速則不達”
從家驅車至公司,劉曉琳大約需要40分鍾。
而她通常會給自己多預留20分鍾在路上,以防堵車或其他突發情況。以計劃起飛時間為9點半的國內航班為例,根據公司規定,飛行員需在8點前抵達飛行綜合樓錄入指紋簽到,並進行呼氣式酒精檢測,8點40分前進入駕駛艙准備。
照此計算,她的動身時間不會晚於7點,起床時間則早於6點20分。
推開沉沉的駕駛室艙門,身高近170厘米的劉曉琳會放緩步調,壹改走路帶風的作派,“不經意間語速、動作都會慢下來、穩下來,就像施了魔法壹樣,很奇妙。”
劉曉琳在空客A321neo駕駛艙。受訪者供圖
參加飛行不久,她便清楚:欲速則不達。
2008年初,劉曉琳還是初出茅廬的副駕駛,壹次航班中,坐在她左側的機長教員在飛機進入巡航階段後,便指出了她的問題,“與空中管制員進行無線電聯絡時,報話太快。”
“當時認為自己對壹些程序已經掌握得比較熟練了,就想提高效率,節約時間。但急於求成是不行的。”劉曉琳說,按下通話按鈕後,會有約0.5秒的反應時間。這意味著,若飛行員報話太快,語音中的前兩叁個字,極有可能不會通過無線電波傳至空管的耳朵。-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