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05-12-29 | News by: 加通社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幼儿教育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在全国建立公立教育体系,使孩子能够受到免费的小学至高中的教育,这是社会的一个巨大进步,是加拿大的优越性之一。但是,这种免费教育应不应该、又 能不能够扩展到学龄前儿童呢?儿童教育专家们一致认为,0至6岁是人生发展最重要的阶段。也就是说,学龄前儿童的看护和教育是最应该引起重视的。如果能够 建立起类似公立小学和中学的公立托儿所,将会使全社会受益。
在加拿大,建立公立托儿系统是政府从七十年代就有的梦想,可惜一直没 能建立起来。不但如此,学龄前儿童的入托反而一年比一年困难,除非是家长舍得花钱。很多第一次做父母的人会意外地发现,给还在带尿布的孩子找个合适的托儿 所非常不易:条件好质量高的托儿所价钱太贵,价钱便宜的托儿所不但条件差一些,而且没有空位置,连等候名单都排得很长。在全国,大约半数以上的家长找托儿 所有困难,一些精明的家长早在怀孕的头两三个月就开始打听幼儿园的事情,赶紧把名字登记在等候名单上,这样等孩子过了周岁,或许可以轮到空位。2004年,全国“经济和发展合作组织”(OECD)发表了一份报告,指出加拿大的托儿服务现状令人不满,报告形容现在这套系统长期以来缺乏资金, 多年来补丁落补丁地凑合着,没有一个长远目标。报告发现很多托儿中心都过于简陋,托儿所的员工薪水低廉,同时缺乏训练。员工的工资过低与缺乏训练是相辅相 成的。根据另外一份报告,1998年全加的托儿所员工平均工资只有不到2.3万元,而看管停车场的员工平均年薪也有2.1万。由于工资太低,幼儿看护系统 的员工辞职率相应很高,每年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辞工,这些人中大部分都不会再做同样工作。很多人只是把“幼儿园阿姨”当作一个临时工,一旦找到更好的工作 马上就走,对幼儿园毫不留恋。这样一来,托儿所幼儿园里有经验的老师和助理自然缺乏。
另一方面,社会上对托儿所的需求却一直很大。加拿大70%的六岁以下儿童的母亲都要工作,本来有工作的妇女,有90%在生了孩子之后一年之内就返回 工作岗位。在多伦多、温哥华这样的大城市,由于移民带来人口的增长,托儿所更是供不应求。但是全国由政府批准的托儿位置(regulated spaces)只能满足20%的家庭需要,在英国,这个比例是60%,在法国63%,在丹麦达到78%。找不到正规幼儿园的家长,大部分把孩子托给私人, 有些是未经训练的保姆,有些是亲戚,例如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对于来自中国的移民来说,把孩子暂时送回国托养是一种普遍而无奈的选择。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