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4-10 | 來源: 靜說日本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日本(专题)政府透露的消息說,首相官邸將於4月13日舉行相關內閣大臣會議,決定將囤積在福島第壹核電站內的120萬噸核廢水排放大海。
這壹消息,雖然在意料之中,依然引起了日本社會的極大反響,同時也引起了中韓等鄰國的反對。
日本政府為什麼要決定將核廢水排放入海?日本社會對此到底是什麼態度?本文嘗試著為大家做壹個較為全面的展示。
壹,福島核廢水的由來
2011年3月11日下午,福島縣近海發生了9級大地震,地震並沒有震倒福島第壹核電站,但是隨之而來的巨大海嘯襲擊了核電站,並摧毀了設置在地下的配電系統。失去冷卻功能的核反應堆由於高溫而發生了氣體爆炸,同時,核燃料棒發生溶解,並溶穿了爐底。為了給核反應堆降溫,需要不斷注入大量的水,加上原先遭海嘯襲擊後,地下設施存在大量的高濃度積水,這就產生了“核污染水”。
為了防止核污染水流入大海,福島核電站擁有者——東京電力公司與日本政府商定,對每天產生的核污染水進行過濾處理。最初使用的過濾設備是從法國進口的,此後也使用日本國產的。
過濾之後的水,日本政府稱之為“處理水”,壹般稱之為“核廢水”。
福島第壹核電站核氣體爆炸情景
贰,核廢水有著壹種無法處理的放射性物質
過去10年間,福島第壹核電站共產生了120萬噸的核廢水,這些核廢水到目前為止,均沒有排放入海,主要原因是因為,核廢水中,還有壹種放射性物質無法處理幹淨,這壹種物質,就是“氚”。
氚(chuān),英文名稱:Tritium,亦稱超重氫,是氫的同位素之壹。它的原子核由壹個質子和兩個中子所組成,並帶有放射性,會發生β衰變,其半衰期為12.43年。
百度資料顯示,氚的毒性低,它對人體的影響主要是由於氚的β衰變只會放出高速移動的電子,不會穿透人體,因此只有大量吸入氚才會對人體有害。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利用氚制造了24小時發光的氚手表等。
日本電氣事業聯合會會長池邊和弘在記者會上說:“氚在海水中,屬於普通的存在,是自然界自然生成的物質。“
事實上,要在核污染水中把氚處理幹淨,目前全世界還沒有這壹項技術。也就是說,這是目前人類無法解決的難題。
氚為制作夜光表的材料-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