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5-13 | 来源: 观察者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三星 | 字体: 小 中 大
“这是中国考古的黄金时代,可西方对它视而不见。”
3月下旬,央视直播了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的新一轮发掘,再次掀起社会对考古的关注。同时,埃及考古今年也屡获重大发现。但哈佛大学考古学教授直言,西方媒体在报道同样重大的中国与埃及考古发现时,呈现出巨大温差,折射出一种文化偏见。
5号“祭祀坑”出土的残缺的金面具(3月17日摄) 图源:人民网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教授罗旺·弗拉德(Rowan K. Flad)5月11日在《华盛顿邮报》 发表观点文章。文章介绍,4月10日,埃及宣布在南部城市卢克索发现了距今3000多年的古埃及重要都城遗址,被称为“失落的黄金城市”。专家指出,这是自上世纪20年代发掘图坦卡蒙陵墓以来的“第二大重要考古发现”。
《华盛顿邮报》观点文截图
文章表示,埃及的这一发现被美国广播公司(ABC)、全国公共广播(NPR)、《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美主流媒体广泛报道,被称为“埃及学的重要时刻”。巨大的报道篇幅,和那两周前中国四川省三星堆的考古发现鲜有关注形成鲜明对比。
弗拉德向西方介绍称,中国的考古学家(此次)挖掘出500多件文物,包括巨大的黄金面具、象牙、铜器等。
这名哈佛教授称,三星堆的新发现是“了解东亚文化的重要窗口”。
一枚三星堆金箔片完成修复
为什么西方对于埃及和中国考古的关注度呈现出巨大的差距?
弗拉德总结了两个原因:其一,受殖民主义遗留的影响,19世纪的西方考古学家竞相寻找陵墓的浪漫主义故事,对西方充满吸引力。其二,对地中海文明考古发现的关注,反映了持续存在的偏见,即美国是欧洲文明的直系后裔。古埃及与古希腊、罗马之间存在联系,埃及在基督教圣经中也有出现。因此,古埃及文明被挪用并纳入欧洲遗产,也融入了美国身份故事。简而言之,对于埃及考古的关注,出于这是“我们”的故事(the story of us)。-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