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6-07 | 来源: 法治周末报 | 有5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新冠疫情 | 字体: 小 中 大

变异病毒全球“闯关”,免疫屏障是否牢靠,取决于全球新冠疫苗接种的速度和策略

2021年 6月1日,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人们夜间排队进行核酸采样。图/人民视觉
文 |《财经》记者 王小 凌馨
编辑 | 王小
中国两个一线城市居民的平静生活,在2021年5月21日被划破了。
深圳盐田港,一位在国际货轮登轮作业的人员做例行核酸检测,结果发现他是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广州荔湾区,75岁的郭女士步行到荔湾区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核酸检测排查结果呈阳性,5月21日疾控中心复核结果呈阳性。
以这位郭女士的一场早茶为起点,接下来十多天,佛山、茂名等地陆续出现了数十名相关联感染者;在那艘驶入盐田港的货轮上作业的人员中,三天之内发现4例感染者。截至6月5日,他们掀开的这波广东疫情,累计报告新冠肺炎本土感染者125例,其中,确诊病例89例。
在全球通航半封闭的当下,承担着中国90%的入境人口流量的广东,几乎每一天都会发现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实际上,2020年下半年以来,发生疫情的大连、瑞丽、营口等大多是口岸城市。
广东至6月5日已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049例,此前广东已发生过六起境外输入关联的本地疫情,都不如此次广深这两名本土感染者牵动人心。顺着他们的轨迹,形成两个传染链,两类传染力增大的病毒变异株试图“闯关”。
疫情来得突然而快速,短短十天内,已出现五代传播个案。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黄光烈指出,此轮疫情中的病毒传播速度非常快,传播力很强,对防控工作提出了极高要求。
全球已有350多万人死于新冠肺炎。预计到2021年底,因新冠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达10万亿美元。正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所说,“新冠病毒大流行还远未结束。”
全球流动的希望被寄予新冠疫苗的接种。谭德塞呼吁,争取到9月每个国家都能为至少10%的人口接种疫苗,到年底接种比例达到30%。
广州、深圳都是超过千万人口的大城市,5月初新冠疫苗目标人群接种率就超过了40%的目标。不仅广东省,整个中国的免疫屏障正在有序筑起。截至6月5日,全国累计接种超过7.6亿剂次。
在中国,新冠疫苗接种每增加1亿剂次所用时间已经从25天缩短到5天。这波疫情像为一场病毒与疫苗的赛跑按下了快进键。
“早茶链”:零号病人成谜
广州传播链的触点,始于本土确诊病例郭女士的一场早茶。
有“不到荔湾就不算到过广州”美誉的荔湾区,是广州老三区之一,酒店食肆林立。在康王中路668号“又一间”茶点轩,75岁的郭女士来喝早茶,送餐的是服务员姚某,一位74岁的宋姓离退人员也在这里就餐。荔湾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这一天是5月19日。
而前一天(5月18日),郭女士已感到咽痛,自服感冒药,第二天出现低热。5月20日下午,她步行到荔湾区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核酸检测当晚初筛结果呈阳性,5月21日疾控中心复核结果呈阳性,即转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经CT检查和专家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早茶链”在5月26日出现第二个确诊病例后,发现感染者倍增。《财经》记者根据公开信息统计,截至6月5日,广东全省筛查出111名感染者与此相关。
郭女士和她的丈夫,宋姓离退人员和孙子、儿媳,以及服务员姚某在这一传染链上。感染者之间有明确的关联,是共同居住、共同就餐、共同托管等相对密闭的场合受到感染后造成的传播。-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