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10-07 | 来源: 果壳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是昨晚新鲜出炉的诺贝尔奖得主。他曾任马克斯·普朗克气象研究所的所长,无疑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但我们今天先不介绍他厉害的学术成就,而讲讲他是怎样一位狂妄的天才——
他出生在普通家庭,十几岁时去机械厂打工;发现自己念书还不错之后奋发图强,只用了两年就拿到博士学位。后来当了教授,又让学生自我怀疑到直接出家(当了牧师)。
哈塞尔曼,一位头发始终茂密的物理学家 | BBVA Foundation
没人能成为他真正的导师
哈塞尔曼选择了物理,物理也选择了哈塞尔曼。
13岁的时候,哈塞尔曼从同学那儿花2先令6便士——差不多是一张电影票的钱——购入了一个晶体管,组装了一台收音机。哈塞尔曼被这种“无中生有”的魔力迷住了,跑到图书馆去读书,想搞明白晶体管和收音机的工作原理,“这些东西我在学校都没学过,学校的物理课没帮到啥忙”。
尽管哈塞尔曼物理成绩很好,但物理老师觉得他是个淘气鬼、烦人精,经常在放学后罚他不许走。“直到今天,‘哈塞尔曼,四点钟留堂!’这句话仍然在我耳边回响。”接受采访时,这位75岁的老爷子说。
一颗反叛的种子种下,哈塞尔曼从此不走寻常路,开始了对物理的个人探索。
18岁时,哈塞尔曼全家从英国搬回德国,他仍然对物理很感兴趣,并因此进入了——机械厂。
1949年,哈塞尔曼返回德国之前
但是机械厂的工作太辛苦了。想到自己要一直这样干活,哈塞尔曼缩了。他跑去参加德国入学考试(Flei?prüfung),通过了,觉得自己智商还可以,于是继续学习,先是拿到了大学毕业证,又只用了不到两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还是在马克斯-普朗克流体动力学研究所和哥廷根大学这么金光闪闪的地方。
哈塞尔曼的博士论文只得了2分(相当于 B)——因为哈塞尔曼坚持认为助教建议的方法行不通,用自己独创的方法完成了研究。“导师不太爽,但还是让我毕业了,因为我用德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做出的结果贼好,给我的论文加了无数图表。”
是的,大师到了二十几岁的年纪,还是没有放弃和导师掰头。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