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11-08 | 來源: 加拿大和美國必讀 | 有1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留學生 | 字體: 小 中 大
前不久英國《衛報》報道了壹位英國留學生曾在讀博期間窮到只能住帳篷,畢業後也找不到工作的情況。
事實上,在赴美留學的中國博士生中,有這麼壹群留美博士,他們在學術研究的苦海中掙扎多年,好不容易拿到能讓爹媽在親戚朋友面前吹爆的博士學位,畢業後才發現不僅工作難找,即使好不容易找到最後拿到手的薪水,除了填飽肚子啥都幹不了。
搞學術的博士生為啥找工作這麼難?好不容易拿到正式職稱,為何生活依然拮據?
筆者聯系到身邊幾位面臨著這樣困境的中國留美博士生,從他們的個人經歷中,或許可以找到壹些答案。
博士也會窮到只能住帳篷
Tell me again about your typical homeless person?
BIG respect for Aimée Lê telling their story
We all need to hear it.
This should NOT be happening in London or anywhere..https://t.co/5o7QUjWEv8— Streets Kitchen (@streetskitchen) October 31, 2021
像許多畢業的博士壹樣,艾米勒(Aimée Lê)需要壹份時薪工作來維持生計。這已經不是她第壹次為工作發愁。
艾米勒是壹位越南裔美國作家,當她還在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攻讀文學專業的博士學位的時候,她曾有過壹份在學校做英語講師的工作,但她的學生從未想過,在給學生上課的那兩年裡,她壹直住在帳篷裡。
在讀博期間,艾米勒雖然獲得了為期叁年每年1.6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3.8萬元)的獎學金,但作為壹名國際學生,她必須每年向大學支付8000英鎊(約合人民幣6.9萬元)的費用,只能靠1.2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0萬元)度過壹年。
在攻讀博士學位的第叁年,艾米勒的房租急劇上漲,她意識到自己無法負擔住房開銷,也無法靠研究和教學收入支付所有費用。於是,艾米勒決定在戶外居住。
她對《衛報》記者回憶道:“冬天露營真的很冷。我住的是壹個小型的單人帳篷,有幾天,我壹覺醒來,發現帳篷被雪包圍。當我不用寫博士論文或做其他工作時,我在學習如何劈柴或生火。”
畢業後,艾米勒本以為自己可以憑借著高學歷找到壹份好工作。但她卻依舊要兼職輔導中小學學生,並在植物園工作以維持生計。後來她在埃克塞特大學獲得了兩年的固定期限合同,但現在合同到期了,沒有固定的薪水,她只能和父母住在壹起,並且又要重新開始找工作。
艾米勒的列子並不罕見,根據英國大學學院工會(University and College Union)本月公布的研究發現,在劍橋大學著名的本科生輔導課程中,有近壹半是由沒有正式合同的、就業不穩定的留校博士擔任的(注:在英國和美國教職人員通常需要獲得博士學位才能在肆年制大學任教)。劍橋大學說,這種現象在英國普遍存在。
事實上不只在英國,在美國有許多從事學術研究的博士生也普遍存在找工作難,收入低的問題。
今年10月份,美國國家科學與工程統計中心(NCSES)公布了壹份數據,展現了2020屆美國博士畢業生們的各項情況,其中也包括了中國留學生在內的海外留學生。
統計顯示,2020年在美國成功獲得博士學位的學生共有55283人,其中有18482名博士為海外留學生(包括國籍不明的學生),他們中有壹半的人會選擇留在美國。同時,留美發展的博士生中又有超過壹半的人選擇留校繼續深造或者在校就職,這類學生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類似於艾米勒這樣的留校博士。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