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1-18 | 來源: 長安街知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據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LRT)報道,17日,立陶宛經濟與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Aurin Armonait)17日在壹場公開活動中表示,立陶宛對中立關系帶來的影響感到擔憂,希望中立關系能夠緩和。
立陶宛經濟與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 資料圖
阿爾莫奈特指出,立方擔憂,外國投資者可能會改變在立投資計劃,“大家都很擔心,每個人都希望局勢能夠緩和並得到解決,這也是我們所期望的”。
阿爾莫奈特承認,“近期的事態發展,並未促進立陶宛投資環境的吸引力。”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就在壹周前,阿爾莫奈特曾揚言,中立沖突使立陶宛有機會成為歐盟最具競爭力的國家之壹。
當時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必須加強與台經濟聯系,立陶宛正准備在台北開設貿易代表處。我們希望,他們能在立陶宛投資,而我們的出口商也能在新興市場上推銷自己的商品。”
連日來,受中立關系影響,包括阿爾莫奈特在內的立陶宛當局高層紛紛改口。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4日表示,立陶宛政府決定讓台灣(专题)當局以“台灣”名義開設駐立“台灣代表處”是壹個錯誤。
立副外長曼塔斯·阿多梅納斯9日接受采訪時直言,他們沒想到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壹事會造成如此大的經濟損失。去年8月,阿多梅納斯曾稱會讓其他國家看到,“就算支持台灣,也能活得好好的”。
立陶宛投資局負責人則指出,大約40%的受訪立陶宛公司因中立關系而遭遇困難。他承認,外國投資者更喜歡穩定的國家,這意味著立陶宛可能會在與鄰國的競爭中失去優勢。
頻繁操弄涉台議題,使立陶宛政府在蒙受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失去了民心。
立陶宛外交部近日委托進行的壹項民調顯示,近2/3的立陶宛受訪民眾不支持該國目前的對華政策,僅13%的受訪者表示支持維爾紐斯對華強硬政策。
民調結果還顯示,總體而言,立陶宛民眾對該國政府外交政策的信任度僅為30%,有47%的人表示“不信任”。-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