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2-14 | 來源: 環球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北京冬奧會精彩紛呈,以大熊貓為原型的吉祥物“冰墩墩”更是火出了圈。這個時候,美媒曝出共和黨議員南希·梅斯計劃拋出壹個雷人議案,把目標對准大熊貓,提出要違反中美之間的協議,阻止在美國出生的大熊貓幼崽回到中國。她聲稱要在北京冬奧會期間向中國傳達壹個信息:大熊貓不應該被用作“櫥窗展示”,並且還說,“我們確實需要跳出框框思考如何應對他們的侵略行為”。
這給人的第壹反應是,這個美國議員想耍賴扣下大熊貓,但其理由確實“跳出了框框”。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原本是和平的象征,壹直被視為兩國關系的“吉祥物”。如今美國壹些人連“吉祥物”都不肯放過——《紐約時報》報道稱,中國正在利用“熊貓外交”軟化自己的形象,轉移國際社會對中國“侵犯人權”行為的注意力。顯然,荒誕可笑行為的背後,折射出這些反華政客的陰暗心理,以及美國反華政策背後的荒謬邏輯。
在壹些美國政客和媒體看來,導致過去幾拾年美國對華政策出現“失誤”“錯誤”的壹個原因,是因為大熊貓的形象模糊了他們對中國的認識。“沒有最荒唐,只有更荒唐”,這正是華盛頓頻繁上演的反華鬧劇。
這種風聲鶴唳式的表演,近年來在美國層出不窮。從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頻繁在美國上演的“中國間諜”案,把大量在美中國留學生和華裔學者誣告為“間諜”,原本是中美民間交流的紐帶,被扭曲定性為破壞美國安全的“不法分子”;那些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本來讓美國民眾享受到了便利,卻被華盛頓政客抹黑成破壞美國正常經濟秩序、搶奪美國民眾就業機會的東西,並以此發動了對華貿易戰。
人們看到,美國壹些政客為了博出位,挖空心思尋找反華素材,這種“內卷”已經白熱化。現在,他們終於要對大熊貓下手了。
在大熊貓的租借問題上,中美之間有著非常嚴密的合約,這不是美國單方面隨便推個法案就可以改變的。華盛頓壹直標榜“契約精神”,並給中國扣上“規則破壞者”的帽子。南希·梅斯以所謂“侵略”“人權”為借口,宣稱要扣下大熊貓,這種赤裸裸的強盜邏輯再次說明,他們所謂的“契約精神”究竟是何物。
歪曲大熊貓形象,是美國反華邏輯順理成章的結果,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這壹套邏輯走到了最終點。這說明,這些美國政客對中國的攻擊已經黔驢技窮了。大熊貓憨態可掬、呆萌可愛的形象深入人心,只要心智健康正常的人,有誰在看到大熊貓時會聯想到政治呢?會有人怪大熊貓讓他們的生活變差了嗎?這種毫無底線的操弄必定會引起正常美國人的懷疑和反感,也難怪美國民眾說,“這些政客能不能認真考慮美國的真正利益究竟在哪兒?”
南希·梅斯正在推動將“熊貓條款”塞進旨在抗衡中國的“2022年美國競爭法案”。我們認為,這或許是個好事情。帶有“熊貓條款”的“美國競爭法”,將更充分更直觀地暴露出它的真實面目,降低它的迷惑性,讓更多美國民眾醒悟過來,並認識到中美關系的種種問題,原來都是美國極端政客的“心中賊”制造出來的。-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