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4-01 | 來源: 自由亞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俄烏戰爭 正迫使輿論界對世界格局進行重估。發動這場戰爭的 #普京 和至今對戰爭態度曖昧的 #習近平,也成為外界矚目的焦點。這兩位當今世界強人政治的代表人物其相似性何在,又有什麼不同?#中俄聯合聲明 中“沒有禁區”的合作到底能走多遠? https://t.co/D8xpbkIYao— 自由亞洲電台 (@RFA_Chinese) April 1, 2022
俄烏戰爭正迫使輿論界對世界格局進行重估。發動這場戰爭的普京和至今對戰爭態度曖昧的習近平,也成為外界矚目的焦點。這兩位當今世界強人政治的代表人物其相似性何在,又有什麼不同?中俄聯合聲明中“沒有禁區”的合作到底能走多遠?
俄烏戰爭硝煙彌漫,有關這場戰爭的中國國內輿論也不斷沸騰。但與之形成對照的是,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罕有地保持沉默,至今沒有對這場“戰爭”表達任何意見。輿論間屢屢提及的則是2月初習近平在與普京會面後所說的“兩國合作無上限”。
我們這個世界的樣貌
中俄兩國對這種合作都有很高的期待,甚至把這種合作歸結到普京和習近平贰人的友誼上邊。
去年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記者會上說,“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是意氣相投的好朋友。”
但他們贰人的這種“友誼”所牽涉的並不僅僅是兩國間的關系。《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裡德曼在上周的壹篇文章中,把普京、習近平以及卸任的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叁位拉在壹起,說這叁位世界權勢最大的領導人為了繼續掌權,各自走到了極端。這在很大程度上揭露了我們當今世界的樣貌。
文章實際在暗示,作為強人政治的代表,普京和習近平的持續掌權映射出世界范圍內民主衰落的跡象。
普京上台早於習近平拾多年;但兩人上台之初,外界都對他們帶領各自的國家走向更加自由、開放的方向充滿期待。普京被選為俄羅斯總統後,2001年在德國議會曾表示,民主權利和自由是俄羅斯國內政策的關鍵目標。習近平也被外界認為,可能帶領中國走出胡溫時代政治改革停滯、無所作為的境況。
贰人隨後的作為卻都走向了這些期待的反面。普京通過操控選舉、修改憲法連續掌權贰拾多年;在習近平主導下,中國修改憲法,廢除了國家主席任期制,使習近平具有了進入第叁個任期的條件。
在中文社媒上,常常有人把普京稱為“普京大帝”。海外政論雜志《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認為,這恰恰反映出普京統治下專制體制的特點。他向本台指出,普京畢竟是在蘇聯解體之後成為俄羅斯的領袖,與過去蘇聯的共產體制做了切割,“(普京)是在這個基礎上重新建立起來的壹種威權,所以更多地帶有傳統威權的特點,更像個沙皇。”
他分析說,習近平則有所不同,“習近平是整個繼承了共產黨的那壹套東西,從法統上他是壹脈相承的,比較完整地保留了、還強化了共產黨專制的那套體系。”
重新定義“民主”
與此同時,習近平和普京又都試圖為世界提供不同於西方的“民主模式”。剛剛去世的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去年底在《外交事務》雜志上發文說,世界自由體制存在危機,尤其是世界兩大威權主義國家,俄羅斯和中國在極力倡導不同於自由民主體制的替代性制度。
習近平從上任之初,就開始試圖在國際舞台上掌握有關民主的話語權。並且在時間點上和俄羅斯聯系在壹起。2013年,習近平正是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演講中首次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並強調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
去年9月習近平在參與第柒拾六屆聯合國大會壹般性辯論時,在視頻演說中意有所指地說,“民主不是哪個國家的專利,而是所有國家的權利。”
而在贰月初,習近平與普京共同簽發的中俄兩國聯合聲明中,兩人又壹致強調,“民主是全人類共同價值,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在這個文件中,普京似乎也接受了習近平提出的“全過程民主”的說法,並且兩者都強調,“壹個國家是否民主,只能由這個國家的人民來評判。”
但西方國家對習近平和普京口中的民主並不買帳。拜登去年在白宮東室舉行的第壹場新聞發布會時就說,“習近平骨子裡就沒有民主的觀念。”
“骨子裡”看民主
中國問題專家、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校長特聘講座教授林培瑞(Perry Link)向本台分析說,習近平實際和普京壹樣,“(他們)都不喜歡民主,反對民主,而且害怕民主。”-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