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4-11 | 来源: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疫情期间,上海一位社区书记连续多天满负荷工作,且遭遇误解甚至谩骂,4月7日,他在社区公众号凌晨发文辞职,并一一述说他遭遇的种种“不知道”和“难办到”。没想到,这封信迅速流布开来,他一夜之间成了“网红”。
居民看到信后,在公众号留下万字留言恳切挽留,让他“挺住”。
居委会书记被称为“小巷总理”,直接面对老百姓,最了解基层,疫情中更是一肚皮苦辣酸甜,值得倾听。
马胜烨,人高马大,说话爽利,逻辑清晰,网名“奔六的小伙”,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海悦居民区党总支书记。4月9日,记者在海悦花园居委会办公室见到他,坐在睡了近一个月的行军床上,他和我们聊了3个多小时……
苦——“我们有个绰号,叫‘夜总会’”
“我家住徐汇。3月初,感觉疫情慢慢有点严重了,怕小区封控后影响工作,12号开始,我就自费住到了海悦居民区附近酒店”,马胜烨说。当时黄浦疫情并不厉害,但他满脑子害怕影响工作,“封在家里出不来,社区的活儿怎么办?”
没过几天,3月15号,街道发布召集令,所有社区工作人员到居委待命,马胜烨退了酒店,在办公室安了张行军床,开始“战地生活”。
平静的日子没过几天,3月18日,小区里一栋楼突然封控。“当时的政策是重点楼‘7+7’,非重点楼‘2+12’,我这整个小区全部要封起来”,当晚,重点楼微信群里“炸了锅”。
“封楼了为什么事先不告诉我们?”
“你们居委怎么可能不知道?”
“我们现在怎么活?”
一条条信息涌进来,纷纷@奔六的小伙和物业经理,他一夜没有回复,怕把“火”烧得更旺。第二天早上大家平静下来,他和居民开始沟通,“有什么诉求可以跟我讲,有什么不知道的,我来回答。”
马胜烨说,一栋楼封不封、什么时候封,他知道的不会比居民早多少,“但只要大家问的,@我了,我一定回复。”
疫情瞬息万变,社区里,突发成了常态:突然一栋楼被封了,突然通知要做核酸,突然通知要做抗原,突然要……
马胜烨在办公室接受采访。巨云鹏摄
早上5、6点钟集合,凌晨两点睡觉,连续20多天睡办公室。“我们有位社工,身体虚弱,穿上‘大白’防护服,几乎一天都不能喝水,受不了的”,马胜烨说。
协调转运病人、组织核酸检测、接收分发物资……天天连轴转,大家调侃办公室成了“夜总会”——夜里总是开会,也只有夜里才能开会。一位干部说,“突然觉得,能回家换身衣服、洗个澡,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