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4-17 | 來源: 聯合新聞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數百萬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後,因為恐懼染疫或身體損傷而無限期離開職場,可能使勞力短缺的情況惡化多年。
史丹福大學經濟學教授布魯姆(Nicholas Bloom)、芝加哥大學跨國貿易與經濟學教授戴維斯(Steven J. Davis),以及墨西哥自治技術研究所(Instituto Tecnológico Autónomo de México)經濟學助理教授巴雷羅(José María Barrero)過去壹年來,每月分析勞動力變化,結果發現即使疫情結束,仍有約300萬人不打算恢復疫前活動,包括工作、外出購物或用餐。
華爾街日報報導,勞動力下跌的范疇落在女性、缺乏大學學歷和低薪領域;研究團隊指此現象為”長社交距離”(long social distancing),且認為這是疫後的永久創傷之壹。
布魯姆說:”各項證據顯示,勞動力不會回升,我們仍未看到長社交距離的數字變化,顯示勞動參與下降的影響可能持續。”
若研究人員的假設成真,即勞力將會在疫情消逝後幾年繼續下降,可能嚴重沖擊全球最大經濟體和聯准會。
疫情初期的勞力驟降導致勞力和商品短缺,影響家戶生活、限制經濟成長且把通膨推上40年新高。
2020年3、4月,勞力顯著復蘇,疫情當時讓2200萬人失業,16歲以上的勞動力短少820萬人,相當於5%。
時至今年3月,勞動力仍比疫前少120萬人,但恢復得比經濟學者兩年前預測得還快,整體勞力成長至1億6440萬人,只比疫前少17萬4000人;這股反彈趨勢在冬季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趨緩後更明顯,但研究團隊計算,即便如此,全美仍有350萬勞動力消失,這個數字代表勞力若以2015年到2019年間的速度持續成長,對比3月勞動力之間的落差。
研究顯示,這番進展可能很快停滯,若是如此,勞力短缺的情況將比聯准會預期得更久,這也會讓通膨高居不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