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6-06 | 来源: 凤凰卫视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今年是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70年来,说起人艺的经典作品,可能很多人还是会想到《茶馆》。
《茶馆》创作于1956年,老舍先生当时仅仅用了三个月,就拿出了《茶馆》的初稿。那段时间正是老舍先生的创作高峰期,从1950到1966年他发表了26个剧本,据他自己说他扔掉的剧本比发表的还要多。
《茶馆》让人印象最深、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三个耄耋之年的老人撒着纸钱,在凄凉中祭奠自己的结尾,而不为人知的是,最开始老舍先生设计的结尾并不是这样。
原本结尾是一个轰轰烈的革命的结局,而改变了老舍想法的人是饰演茶馆掌柜王利发的于是之。有一次,于是之到老舍家中,谈到希望这个戏最后的结尾是三个老人话沧桑,老舍听了之后并没有说什么。
一个星期后,老舍完成了我们现在熟知的结尾,三个老人在漫天纸钱下痛彻心扉的感悟,成为《茶馆》的神来之笔。
而《茶馆》与人艺的故事还远远不止这些...
读《茶馆》剧本
老舍
老舍有个习惯是亲自到剧院给大家读剧本,先给人艺党委成员读,再扩大到全体成员,看到有人皱眉就拿回去修改。
老舍女儿 舒济:
他这个朗诵非常有戏剧化,也就是说不同的角色,他会用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语气把它表达出来。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郑榕:-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