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8-12 |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公号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没有电子屏幕,没有商业广告,没有赛前造势和新闻发布,仅一块村委会门口红绿配色作底的篮球场;场内球员不停地奔跑、传球、上篮,场外人头攒动,欢呼呐喊……一场看上去并不专业也不高端的乡村篮球比赛却极具感染力。
“现场氛围真的太赞了!”7月底,贵州台江县台盘乡台盘村的一场乡村篮球赛引起了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的关注。在推特上,他发文并配视频进行了点赞。
这轮由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自发组织的“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一开打,就吸引十里八乡的群众前来围观,因其热烈的氛围而迅速走红网络,火爆出圈。由于场地在农村、比赛由村民组织、参赛者以村民为主,甚至奖品都是黄牛、香猪等地方农产品,网友亲切地称其为“村BA”。
为了延续赛事氛围,7月30日至8月2日,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黔东南州半决赛在台盘乡台盘村举行。架梯子、站房顶、爬围墙,现场观众人山人海,网络直播累积观看人数则超过一亿。
贵州“村BA”为什么这么红?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采访发现,乡村篮球赛的火爆是偶然中的必然,折射出农村地区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
“乡里的梯子都卖空了”
8月2日下午3点,烈日当空。88岁的牙爷爷打着伞坐在球场的露天看台上,等待即将开始的篮球赛。他从30公里外的凯里市赶来,为了防止座位被占,上厕所时只能和老伴轮流着去。
不少观众从河南、广西等地慕名而来,就是为了看一场接地气的“村BA”。
等到比赛开打,球场内人山人海、座无虚席,球场外的山坡上、屋顶上,只要能站住脚的地方都是观众,“乡里的梯子都卖空了”,村民笑着说。
一些村民从家里带来铁锅、铁盆等为场上的球员加油助威,篮球入筐,四处传来铁器撞击的助阵声响。
现场解说员在普通话、贵州话和苗语之间不断切换。中场休息时的“篮球宝贝”表演换成了少数民族特色歌舞,比赛获胜者的奖品是黄平黄牛、榕江塔石香羊、从江小香猪、榕江西瓜……“村BA”从头到尾“村”味十足。
台盘乡政府初步统计,在4天的比赛时间里,场均观众超过1.5万人。因场地限制,每天未能进入现场而在外围徘徊的群众超过1万人。不少群众在距离球场几十米的远处拍照“打卡”,“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来过”。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