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0-24 | 來源: 上觀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近段時間,歐洲“火藥味”很濃。在能源危機、通脹高企、衰退風險、債務泥潭等陰雲籠罩下,抗議和罷工活動此起彼伏。
在羅馬尼亞,民眾吹著喇叭,敲著鼓,表達對物價飛漲的失望。在法國各地,逾10萬民眾走上街頭,聲援罷工已久的煉油工人。捷克示威者批評政府在能源危機面前束手無策。英國鐵路、港口、郵政等多個行業聯盟罷工,要求政府解決薪資糾紛。
輿論擔心,冬季來臨之際,此起彼伏的街頭抗議正推升歐洲政治動蕩的風險。上任6周便因經濟失策“閃辭”的英國“新鐵娘子”特拉斯,或許就是歐洲同行的前車之鑒?
抗議活動明顯增多
自俄烏沖突發生以來,美國推動歐洲對能源大國俄羅斯實施多輪制裁。俄羅斯總統普京6月警告稱,制裁是把“雙刃劍”,歐盟可以用來對付不受歡迎的國家,也會讓歐盟自身和各國民眾蒙受損失。
如今,普京的“預言”似乎正成為現實。
歐洲受到對俄制裁反噬,陷入“幾代人以來的能源困境”。在能源漲價等因素推動下,歐元區19國的通脹率升至創紀錄的9.9%。盡管各國政府相繼推出能源補貼政策,但對很多歐洲人來說,最切身的感受是:物價飛漲,工資停滯,除了上街,別無選擇。
“為了加薪,人們不得不使用‘壓力策略’。”法國醫務人員拉希德·烏赫姆說。近日,法國大批鐵路和運輸工人、高中教師和公立醫院員工響應石油工會的號召,參加大規模抗議活動,總人數超過10萬人。烏赫姆就是其中壹員。
參加10月16日巴黎大游行的人們。圖源:法新社
就法國6.2%的通脹率而言,在19個歐元區國家中屬較低水平,但物價上漲仍給底層工人帶來巨大沖擊。法國壹些煉油廠工人自9月起壹直罷工,要求提高薪資、抗議大公司獲取暴利。受煉油廠停工影響,法國約25%的加油站經歷暫時短缺。
法國的情況絕非孤例。本月中旬,數百名德國人聚集在柏林總理府外,手持標語,抗議生活狀況惡化,要求政府立即幫助窮人。壹些民眾甚至打出“消除貧困”的標語,引發外界關注。在此之前,德國漢莎航空公司旗下飛行員罷工,引發航班中斷、機場陷入混亂。
與法國相比,“歐洲引擎”德國的通脹狀況更為嚴峻,8月通脹率高達8.9%,創下近50年來最高紀錄,為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以來首次。
在英吉利海峽對岸,英國人同樣不能“獨善其身”。近幾個月來,英國鐵路工人、護士、港口工人、律師、郵遞員等聯袂舉行壹系列大罷工,要求加薪以應對高達10.1%的罕見通脹。受此影響,英國鐵路、電信、郵政、港口等多個行業壹度停擺。有英國學者稱,從未見過英國所有行業都出現這種程度的中斷。
此外,抗議和罷工還在羅馬尼亞、塞浦路斯、奧地利等壹連串歐洲國家蔓延。
有非政府組織統計稱,數量上,較去年相比,今年歐洲抗議活動明顯增多。僅在意大利,今年前8個月已發生200多起抗議,而去年只有個位數。訴求上,民眾不僅要求加薪和補貼,甚至還傳出要求政府辭職的呼聲。
上月,數以萬計的捷克民眾在首都布拉格揮舞旗幟,要求親西方的聯合政府辭職,批評其支持歐盟對俄制裁,在應對能源危機上碌碌無為。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