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1-25 | 来源: 汽车大观 | 有6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一场席卷全球自动驾驶的寒潮,正在随着难以商业落地的现实和投资者冷却的信心,汹涌而来。
德国财经媒体《经理人杂志》11月17日称,大众新任CEO奥博穆对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计划进行了审查。他将推迟公司L4级自动驾驶Trinity项目的时间,并考虑放弃位于狼堡的建厂计划。
知情人士透露,奥博穆之所以会这样做,原因是看不到L4级自动驾驶商业落地的可能。
20多天前,福特与大众相继撤出L4级自动驾驶独角兽Argo AI,随后Argo AI宣布倒闭,正式吹响了自动驾驶寒冬来袭的口哨。
事实上,自动驾驶的寒潮早有征兆。人事剧变、市值暴跌、裁员、降薪等不利情况,今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在背靠谷歌的L4级自动驾驶巨头Waymo、背靠通用的Cruise,以及Aurora、Nuro、图森未来和Embark Technology等自动驾驶公司。
大洋彼岸的中国市场,知名L4级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小马智行,先后传出大量裁员消息。裁员、降薪、估值下跌、融资困难,同样发生在每一个自动驾驶公司身上。
不过短短几年,红极一时的自动驾驶风口,随着时间堕入凛冽的漩涡,原因其实很简单:L4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太过艰难,投资者已经失去信心。
Cruise首席执行官Kyle Vogt就坦言,自动驾驶行业已经从极端乐观转向极度悲观。
是的,人们曾经对自动驾驶极端乐观,对完全的自动驾驶即无人驾驶充满想象。
激情的自动驾驶梦
如果不把驾驶辅助ADAS领域老大Mobileye算在内,那么美国人是最先对自动驾驶开启想象的。这个人就是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
佩奇在1995年列出的一张研究清单,透露了他想要做的两件事:如何利用超链接改变互联网搜索,以及自动驾驶汽车。
十几年后,神秘的 GoogleX 实验室成立,首个诞生于这个实验室的谷歌自动驾驶项目Project Chauffeur,也于2009年1月启动。
2010年10月,谷歌的自动驾驶项目因《纽约时报》的公开报道而广为人知。此时,谷歌第一代由丰田普锐斯改造而来的7辆测试车,已经跑了14万英里。-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