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1-02 | 來源: 大紀元 自由亞洲 | 有23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房市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房市進入凜冬時刻。最新報道顯示,房地產市場壹跌再跌,估計2022年全年銷售額減少近5兆元(人民幣,下同)。千億級房企從43家降至20家。專家認為,中共的救市政策未能奏效,去年房地產銷售下降,顯示中國房市幻象的破滅。
2022年12月3日,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恒大在中國江蘇省淮安市建造的住宅區。
中國房市進入凜冬時刻。最新報道顯示,房地產市場壹跌再跌,估計2022年全年銷售額減少近5兆元(人民幣,下同)。千億級房企從43家降至20家。專家認為,中共的救市政策未能奏效,去年房地產銷售下降,顯示中國房市幻象的破滅。
房市銷售年銳減5兆 “活下去成為行業共同主題”
陸媒“第壹財經”2022年12月31日報道說,中國房地產市場壹跌再跌。從2022年初不斷反復的疫情,到年中的“停貸潮”,再到幾乎貫穿全年的房企爆雷事件,每壹點回暖的跡象都意外湮滅,隨著房價上漲信仰的破滅,市場信心也壹再下降。“活下去成為行業共同主題”。
根據中國房地產分析機構“克而瑞”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房地產產業整體銷售額約為13.5兆元,較2021年18.19兆元少賣了近5兆元。
全年百城商品房成交額同比下挫肆成;全國土地建面成交規模下行肆成;70個大中城市中,贰手房價格下跌的城市達到60個,壹手房價格下滑的城市達到50個;百強房企全年業績下滑超過40%;千億房企數量銳減壹半,自高峰時期的43家跌至如今僅余20家。
“第壹財經”報道說,在境內外融資渠道基本關閉的背景下,面臨巨額到期債務、保交付需求、公司正常運營,對資金量需求巨大的開發商,只能依靠經營性現金流,於是花招盡出。但“即便如此努力,市場表現依然壹地雞毛”。
去年河南民權縣搞了“小麥換房”,河南杞縣的建案建業城推出“大蒜換房”,以壹定的收購價、抵部分首付。還有南京的“西瓜換房”,廣州的“荔枝換房”,變相地搞打折優惠。中秋前後,在福州,包括中海、華潤置地等在內的國企開啟大力度降價,有項目促銷價較最高均價下降超過4成。
旅美經濟學家黃大衛(Davy Jun Huang)1月2日分析說,中國房地產極端不景氣的原因,第壹就是開發商本身資金鏈斷裂,資不抵債,甚至項目爛尾,這種情況相當普遍。第贰是中共叁年清零封城,使老百姓的經濟收入不穩定,企業破產或者倒閉也導致居民手頭上沒有錢,這是主要原因。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1月2日表示,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整體下滑,老百姓買不起房子了。現在中共不想讓房地產市場崩盤。但買房的人能看到房市崩盤的趨勢,更不願意買。
中國房價12月跌幅加快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的壹項數據表明,中國房價在12月下跌速度進壹步加快,反映出在疫情傳播其間需求偏弱的現象。
報道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危機從夏季開始就加深了,官方數據表明,無論是房產價格,還是銷售和投資數據在近幾個月都在持續下滑,給經濟帶來很大壓力。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在調查的100座城市中,有68座城市的房價在12月下跌,而11月的這個數據是57座城市。
中共“叁支箭”政策為何未能救房地產?
2018年中共央行牽頭推出支持民企融資的信貸、債券、股權政策組合,號稱“叁支箭”。
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當局在“叁支箭”方面動作頻頻,多個城市的首套住房商業貸款利率下限及首套公積金貸款利率相繼下調。2022年11月8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表示,將支持包括房地產企業在內的民營企業發債融資,由央行再貸款提供資金支持。2022年11月11日,央行與銀保監會也聯合發布了支持房地產融資的“金融16條”。但是從市場業績看,這些政策並沒有起太大作用。-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