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1-02 | 来源: 澎湃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跨年夜,急诊大楼灯火通明。
2022年12月31日晚10点半,上海长海医院,深夜就诊的患者比白天少一些,放眼望去依然大排长队。
“我一进来就跟医生说,做什么都同意,都同意,不要耽误时间了。”60岁的江琏急匆匆地在“知情同意处”签下了一连串自己的名字。她丈夫当天早上7点被送进来,仍在抢救中。
一周前江琏和丈夫“阳”了,丈夫身体不好,患有高血压、呼吸道系统疾病。“我儿子早上开车送来医院。救护车排了190多号,要等几个小时,等不起。”江琏还没转阴,在医院照顾丈夫。
上海的重症高峰正在出现,大多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脆弱群体,多家三甲医院急诊量猛增。
位于杨浦区的长海医院,急诊每天接收病人超过2000人次,不断创历史新高,120急救车源源不断地运送着重症病人进来,车子多时堵住入口。“有时救护车都进不来,让我们出去看病人,看一下情况再回来。”年轻的心内科医生罗飞说。他在10天前就“阳”了,连续多日的超负荷工作后,到现在讲话还会有些咳。
急诊大楼过道留观区。本文图片除单独署名外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林子尧 拍摄
进入急诊大楼,大厅、走廊、诊室内外,许多重症老人滞留在此。一张折叠床、一瓶氧气罐、一副输液架和吊瓶,就是一个留观病人的“床位”,100多名这样的病人躺在此处。每个诊室里,当班医生8小时不吃不喝、全力以赴接诊治疗。
冬夜的大楼里,暖风很足,夹杂着消毒水、青霉素和其他药水味;远处和近处不时响起呼救声、咳嗽声;病人们躺在床上,家属们愁眉紧锁;在医护人员总是急促的步伐中……新的一年到来了。
二楼输液区
“病人越看越多”
2022年的最后一夜,长海医院急诊大楼的走廊上、过道里、诊室门口、诊室内,都躺满了病重的老人。上到二楼,输液区的老人、小孩、青壮年拥挤着,空气散发着闷人的咸味。-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