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2-20 | 來源: 中國日報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2022年,全球經濟在地緣沖突、疫情反復等多重不利因素的疊加沖擊下出現巨幅震蕩。2023年,阻礙復蘇的因素並未消失,且出現諸多的挑戰,因此世界經濟將延續頹勢。但隨著各國疫情防控政策調整,消費投資被激活,市場信心得以提振,尤其得益於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經濟強勁支撐,2023年世界經濟將避免“硬著陸”風險。
作者:徐飛彪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
2022年,全球經濟放緩,市場巨幅震蕩;2023年,阻礙復蘇的因素總體並未消失,並出現諸多新的挑戰,因此,世界經濟將延續頹勢。但亞洲經濟板塊穩健增長,尤其是中國經濟的超預期表現,將成為全球經濟亮點,為不確定的世界帶來確定性。
在地緣沖突、通脹高企、貨幣緊縮、疫情反復等多重不利因素的疊加沖擊下,2022年世界經濟出現明顯的“滯脹”特征:2022年前期,世界經濟挾上壹年度高速反彈慣性,取得較好開局。但從第贰季度開始,在全球經濟開始轉弱,據經合組織預估,該季度世界經濟環比增速降至-0.1%。第叁季度在中、美兩國經濟反彈的帶動下,世界經濟止跌回穩;第肆季度則再度轉弱,顯示世界經濟復蘇基礎不牢。綜合來看,全年經濟增速約為3%左右,遠低於上壹年度的6%,低於潛在增長率。
同時,全球通脹持續走高,達到創紀錄的水平。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統計,2022年全球平均通脹率為8.8%,發達國家為7.3%,發展中國家為9.9%,均創近幾拾年來最高。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由於疫情防控和經濟政策不同,各國經濟明顯不同步。美國在前兩個季度連續負增長,但下半年有所反彈,暫時躲過衰退,全年實際增長約2%;歐盟、日本、英國等發達經濟體在上半年復蘇較快,但從下半年急轉直下,普遍失去動能;俄羅斯、烏克蘭以及東歐部分國家因沖突危機遭受重創,經濟負增長;亞洲新興經濟體、中東等則維持較強動能,分別增長4.3%、5.3%。-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