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4-17 | 来源: 凤凰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27岁,海归(专题),没工作,没对象,银行卡余额93.56元。
眼看三月已经过去,留学回国已经大半年的方维,这次是真的慌了。
今年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完全超出他的想象。
“投了三十五份简历,不要说offer,连面试机会都才拿到四个。”更让方维感到尴尬的是,自己的留学经历屡次被HR质疑含金量。
方维读的是英国一年制硕士。由于学制短、学费高,一直被认为是“水硕”“镀金专用通道”。
这两年因为疫情原因,许多海外学校采取了网课或者半网课的授课方式。在外界看来,水硕,比以前更水了。
尽管事实上,方维是全年在英国上的学,但每一次他依然需要跟HR解释:自己的学历已经通过认证,他是在英国线下学习的,并不是纯网课学生。
不知究竟出于何种考虑,他依然常常得到这样的答复:“不好意思,我们还是想要专业能力更强一些的应聘者。”
而另一家回复比较积极的公司,加上老板总共也就四十几个人。
方维原本把它当成是逃生艇,没想到也翻船了,对方最终拒绝他的理由是:公司需要更稳定的员工,怕他只是把公司当跳板。
小公司不敢要,大公司要不上,一年制硕士的处境可以说是十分尴尬。
刚回国的时候意气风发,现在却被打击得快要支棱不起来,方维自嘲是海淀区新一代三和大神。
去国外读硕士,回来真的不好使了吗?
花几十万留学回国月薪3000 他们成了“海归废物”?
在豆瓣,有很多像方维一样的年轻人成立了一个叫“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的讨论小组。
跟一些社交平台上动辄年薪百万,直接空降公司管理层,合照的都是外籍亲兄弟,喜欢身穿 Brioni 站在落地窗前细品 Flat white 的海归精英们相比,他们毫不保留地展示着自己那清澈动人的俗气。
租房又贵又难、赶due遇到猪队友、异地恋被戴绿帽、找工作被PUA、上班后没公积金······在这里,对琐碎生活的全方位吐槽把身处各地的“海归废物”们联接到了一起。
虽然每天组里的帖子都有新花样,但其中被讨论和吐槽得最多的一个话题还是——大家能赚出自己留学的费用吗?
“差得不是一般的远,我当时19年海硕毕业了两年都没有正儿八经上过班,找工作找得吐血,还得了焦虑症。”
“裸辞待业七个月了,找不到工作,我妈都安慰我花几十万留学就当是出国体验人生了。”
“20年底回来无业到现在,试了好几份工作无一例外工作环境都非常难描述,本来以为疫情过后能好点,结果谁能想到现在双休三千都难找。”
“根本赚不回来,现在这份工作交完税每个月到手不到五千,除了薪资少、有考试压力,只好在有六险一金,完全和我刚回国的期待背道而驰每天都很焦虑,一想到未来就想落泪。”
看到这些真实而无奈的回复,很难不让人感慨。-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