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4-22 | 來源: 澎湃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旅客列車的軟臥席位應如何安排?
根據多家媒體報道,日前,壹名女子發帖吐槽軟臥車廂分配3男1女。帖文最後呼吁,鐵路部門是否可以修改算法,不要在密閉空間的過夜臥鋪分配非同行的3男1女或3女1男。
對此,鐵路12306工作人員回應稱,暫無按性別分配的功能。如果乘客不滿意車廂安排,可以看看其他車次位置,或者看看其他交通工具。
上述帖文激起輿論熱議,多家媒體對此形容為“網友吵翻了”。壹方觀點指出,“3男1女”“3女1男”這種分配確實有些尷尬。另壹方則認為,公共交通不可能滿足每個人的要求,遇到這類問題可以與其他人商量換下位置。
輿論紛爭
根據央廣網發起的壹項網絡投票,截至4月22日11時30分許,75%的參與者認為應該按乘客性別安排車廂,25%的認為“沒必要,覺得不舒服可以自己調換”。
在極目新聞評論員看來,很多時候,乘坐長途火車的時間並不短,尤其是夜間,環境比較昏暗,相較於男性而言,女性因為體能先天弱勢,本身更容易受到各種侵害。軟臥包廂又是4個鋪位壹組的封閉式車廂,單獨跟叁個男性待在其中,會覺得惴惴不安,尷尬難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注重個人安全的當下,女性能有這樣的自我保護意識,應該鼓勵和提倡,而不是冷嘲熱諷。
文章稱,單就女性安全而言,封閉式的軟臥,開放式的硬座和硬臥,都可能會有潛在的安全風險,再先進的購票系統,也無法甄別和篩選那些心懷不軌的人。但讓乘客能夠選擇“同性別包廂”,絕不僅僅是像有些人說的,只是為了滿足女性的優越感,而是通過個性化的服務,盡可能地滿足不同旅客的個體需求,讓他們免於尷尬和不安,從而提升整體的出行體驗,這對任何性別、年齡、出行狀況的旅客而言,都是有好處的。
關於火車臥鋪按性別分配席位或車廂的討論,並非首度出現。
2022年8月29日,壹則“女生自述坐硬臥疑遭騷擾”的視頻沖上熱搜。當事人講述,凌晨3點,壹名30多歲的男子以充電為由,坐到下鋪女生的床鋪,並且摸女生的腳。期間列車員多次提醒該男子不要坐在女孩床上,但該男子等過道沒人後,又坐了過來。
這則新聞的評論區中,就有網友提出了“火車臥鋪出個男女分開的車廂”的建議。
對此,天目新聞刊發文章指出,開辟男女分開的車廂,是“治標不治本”。
文章稱,首先,男女分開住,表面上解決了女性的安全問題,但它只是將女性短暫地保護起來,無法真正從源頭上遏制問題的發生,也無法從根源上消除女性的安全焦慮。因為不僅是列車車廂,比如地鐵、公交車,甚至大街上,女性都有可能遭遇騷擾,是否也要建議開辟女性專屬地鐵、專屬公交車,甚至女性專屬道路呢?存在危險是客觀事實,但這種提議不僅讓社會陷入壹種恐慌,也會讓我們在實現兩性平等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其次,如果火車臥鋪將男女車廂分開,假如男乘客多於女乘客,女性臥鋪車廂還有空位,很多男乘客卻買不到車票,怎麼辦?有票沒法賣,反倒加劇節假日“壹票難求”的現象,給列車運行添麻煩。
短暫試行
中國鐵路運輸史上也出現過專門開辟的“女性包廂”。
2006年,原鐵道部曾要求在京滬線的Z5/6、Z21/22次列車上開設“女賓軟臥”。當時的“女賓軟臥”專門針對的是獨自壹人乘火車的女性乘客。上海至北京的Z6、Z22次列車每天分別在列車壹個車廂內預留2個軟臥包房(8個鋪位)。由於女賓軟臥包間為女性“專用”,所以,只要每個包間有壹張票售出,該女性專用包廂即可成行。
如果開車前壹天整個包房的鋪位都沒賣出去,就會將整個包房的車票轉到公用窗口發售。此外,“女賓”專用包廂票辦理退票時,系統會自動將車票返回留待後來“女賓”購買。-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