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5-11 | 来源: 财经大健康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糖尿病 | 字体: 小 中 大
糖尿病用药从没有这么紧张过。
2023年4月初,在北方一所四线城市的三甲医院,降糖药司美格鲁肽断货持续了将近两周。该院内分泌科一位副主任医师只能为来开药的糖尿病患者,暂寻其他药品替代。
病友们都在讨论,减肥的人在“抢”降糖药,原因是2017年问世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2021年获批减肥适应症后火爆全球,就连特斯拉CEO(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也公开他的减肥秘诀,断食和司美格鲁肽。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中国目前仅获批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但名人效应已将其推成“减肥神药”。“不夸张地说,几乎每天都有减肥的人来科里咨询这款药,之前每周能补一次货,一次能进两三百支,到货最多三天就没了”。上述内分泌科医生介绍,确实会给一部分没有糖尿病,但急需减重来维持健康,且生活干预方式确实无效的患者开药。
今年感觉更紧张了,补货周期变长,在医院外想买到这款药也更难。一家省会城市的连锁药店负责人介绍,3月卖的还是去年进货的库存,今年再没进到过新货。网上药店、医美机构,甚至社交平台的个人账号上,会时有司美格鲁肽的售卖信息,购买者趋之若鹜,但断货也是常态。
“为了最大程度保障糖尿病患者用药,现在只给医院供货。”司美格鲁肽的生产厂家诺和诺德的一位员工告诉《财经·大健康》。
仅2022年,这款药为诺和诺德带来约118亿美元营收。其中,在中国市场收入就达约20.85亿元,而这仅仅是其在中国的第一个完整销售年。
诺和诺德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大健康》,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司美格鲁肽2.4毫克注射剂,目前在中国的研发III期临床试验已经结束,我们希望今年向中国药监部门递交在中国的上市申请。
其实用“糖尿病药”来减重,并不是新鲜事,但随着拿到减重适应症获得监管部门认可,一个前所未有规模的市场也被打开。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已有超过50%的成年人和20%的学龄儿童超重或肥胖。
“新冠疫苗之后,减肥药或将是下一个国民级别的药品市场,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药品滥用等安全问题需要规范解决。”创瑞与点石创坚基金合伙人唐浩夫说。
哪些糖尿病患者急需,哪些减肥者可用?
受缺货影响最大的,是刚开始用药两三次的糖尿病患者,效果还没有充分达到预期,这个时候停药相当于中断治疗。医生们在想办法用其他的同类型药品替代。
诺和诺德生产的司美格鲁肽,是一款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从而达到降低血糖和减轻体重的作用。
上述内分泌科医生为患者提供两种换药的替代方案,一款是礼来公司生产的度拉糖肽,“其实这款药偶尔也断货,GLP-1这类降糖药都是比较紧俏的,只不过没有那么多的减肥的患者用,相对好一些。”
还有一款国产的洛塞那肽注射液,也会被医生用来应急。“我们医院没有进这款药,周围的药店有卖。”上述内分泌科医生说,如果遇到实在没药的情况,患者也同意,就考虑推荐他去药店先买一次应急。
这些药的共同点都是每周注射一支,采取皮下注射,患者开药回家后,自己可以在腹部、大腿或上臂用药。
等医院有药了,医生就让患者赶紧多备上两支,“大部分能给开两个月的用药,最多按照慢病长处方也不能超过三个月的剂量。”上述内分泌科医生说。
急需这款药的主要人群是初发的、刚确诊的二型糖尿病患者。“病程非常长的,比如已经有15年以上甚至2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效果就不太理想了,所以住院患者用的比较少。”上述内分泌科医生介绍。
在门诊开药的患者中,也包括一些没有糖尿病,单纯性肥胖的人群。此前一位广东的医生也公开介绍,司美格鲁肽的超重/肥胖适应症在广东省备案,因此确有需求的患者可以超适应症开具司美格鲁肽。
上述内分泌科医生给减重患者开处方的明确标准是,体重指数(BMI)≥28,病人确实急需要减体重,而且已经尝试过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好的情况。
这款降糖药有减体重的作用,适应症现在还没获批,说明书里头也没有,虽然在国外已经批准可以用于减肥,但上述内分泌科医生认为,“那些其实并没有超重的患者开药肯定不行,尤其不建议没有医嘱的情况下随意用药。”-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