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6-29 | 来源: 火星宏观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内容提要:
1、美国抗击通胀,离不开中国的廉价工业品;
2、美国发行美元债,乞求中国购买;
3、人民币(专题)国际化,会导致美元国际核心货币地位崩溃;
4、美国人工成本太高,制造业无法回流;
5、美国收紧高科技与华合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最近,莫迪老仙去了趟美国,政界、商界,媒体,对莫老仙的热情,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个与老苏、小鹅友好合作了几十年的国家,在小鹅深陷黑土地上天天被乌军胖揍,揍到要拿核弹威胁世界的时候,毅然决然地与小鹅的对手称兄道弟,互诉衷肠,表示要全面深入合作了,其目的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此事的详细解读请点击阅读《美国讨好印度(专题),是围堵大国的需要,还是其经济吸引力?》一文。
面对来突发的地缘变化和来势汹汹的全面包围,我们应该如何与美国相处?是柔性盘旋,尽量为我所用,还是正面硬刚,加速冲突?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游刃有余,百战百胜。我们在选择之前,是否意识到,我们对美国存在重大的认识误区?而这些严重的误判,将可能对我们的经济策略、措施、交往,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一、美国抗击通胀,离不开中国的廉价工业品
我们很多人、甚至是大部分人都认为,美国离不开中国物美价廉的消费品。即使在中低端消费品生产线部分转移到东南亚之后,还有很多人认为,美国这两年,之所以出现高通胀,是因为2018年特朗普先后两次对我们商品加征的关税措施,一直没有取消,高关税导致从中国进口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减少,单靠美联储的加息措施无法控制通胀。
实际上果真如此吗?那是因为持有该观点的人,从来只表达观点,不提供论据。
第一、低技术消费品的生产线转移很快。东南亚在低技术消费品对美出口方面增长很快,其产品成本比我们还要低廉。此外,印度、墨西哥的消费品也在快速涌入美国市场,蚕食我们的市场份额。
第二、中国制造对美国物价影响很小。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2022年6月22日出席国会听证会时曾明确表示,涉及对华商品的关税,对降低美国的通胀影响十分有限。2022年美从中国进口商品5367亿美元,加征关税部分只有1800亿美元,仅占2022年美国消费额的1 %左右,全部取消关税措施,即降低20个点的关税,仅能影响美国通胀下降0.2个百分点。这对美国通胀的影响的确微乎其微。-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