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8-02 | 来源: Vista成长实验室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耶鲁曾经要求学生在申请表上附上照片,还要求面试官列出他们面试学生身体特征,试图从面相上排除某一种族学生。
撰文 | 陈劲松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美国高等教育界持续多年的一项争议终于尘埃落定。该国最高法院宣布: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将种族因素纳入考量的招生政策违宪。延续半个多世纪的Affirmative Action(俗称“平权法案”)就此走向终结。
在法庭上站在哈佛大学对立面的,是一向在美国被视为“模范族裔”的亚裔。当亚裔父母们勤恳工作的同时,他们尽全力培养的亚裔子女,却很难进入包括哈佛在内的常青藤名校。亚裔父母由此认为,哈佛大学考虑种族因素录取了大量非裔等其他族裔,进而形成对高分亚裔学生的歧视。
在今年的大学录取结束后,居住在佛罗里达州的华裔王同学就曾控诉称,自己的SAT成绩接近满分,却被6所美国名校拒收。此事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掀起激烈的争论。
但推翻平权法案后,可以肯定的是,亚裔学生的SAT满分依然无法打动这些顶尖私校的招生官。藤校,或者说美国顶级私立学校,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呢?
美国的常青藤盟校一共有八所,其中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被认为高人一等,华人家长称之为“大藤”;其余五所学校为“小藤”。起初,这三所学校的天然优势并不是来自其优异的学术表现,而是他们的橄榄球队,且常青藤本身就是靠八校之间的体育联赛结成的联盟。19世纪80年代起,上述三校之间的橄榄球赛成为美国东北部的体育盛事,经常能吸引上万观众。
随着球队的兴起,这几个学校的校友逐渐统治了美国,富豪们也纷纷将自己的后代送入了这三所大学,包括洛克菲勒、哈里曼和摩根家族的接班人们。在19世纪末,三巨头已成为美国的标志性学府,他们的社团、服装甚至俚语,都会被全美大学生争相模仿。
1900年9月8日,一名身材瘦长、戴着夹鼻眼镜的年轻男子站到了500多名哈佛新生的报到队伍中。他既不是才华横溢的学者,也不是有天赋的运动员,但这个年轻人身上却有某种魅力——一位同学后来这样描述他:“灰色的眼睛,冷静、沉着、聪明,带着最温暖、最友好、最善解人意的微笑。”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后来成为第四个毕业于哈佛大学并担任美国总统的人。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一位众望所归,具有代表性的哈佛生,除了个人品质之外,他最重要的特质是:出身于波士顿婆罗门家族。
富兰克林·罗斯福-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