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3-08-07 | News by: 豹变 | 有3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上海、郑州等地电动车充电费用的上涨引发了车主讨论。虽然充电费用仍然低于油价,但涨价背后的原因却让人猜测,这是夏季用电高峰的一时上涨?还是运营商“割韭菜”的试探?
作者 | 宋子豪
编辑 | 刘杨
“快要充不起电了。”
近日,充电桩充电涨价引发热议,不少电动车车主在社交平台表示,7月以来,公共充电桩使用费用迅速上涨,有些猝不及防。
其中,有上海的车主发现,同一时间段上海虹桥商务区附近的公共充电桩充电价格,已经从之前的1.15元/度上涨到2.15元/度,一夜之间几乎翻倍。
无独有偶,郑州也有车主发现,市区内不少充电桩,即使在最便宜的谷电阶段,每度电的充电价格也从原来的0.45元上涨至0.73元,白天最高电价逼近2元/度。
8月4日,《豹变》将充电APP定位切换到郑州市区发现,部分充电桩在23点到次日7点的价格已经上涨到了0.97元,上涨超过一倍。
广州、青岛、重庆等地的车主也反映充电桩价格有所上涨,涉及涨价的公共充电桩运营商包括特来电、星星充电、e充电等。
电动车的一大优势在于使用成本低于燃油车,车主往往也更关心使用成本。按照当下的上涨幅度,如果每天充电,一天的充电成本会上涨15-16元,一个月下来可能多花500-600元。
不少使用电动车的网约车司机被逼成了“充电特种兵”,每天卡点在23点到第二天7点的谷电阶段,驱车到充电成本较低的郊区充电。
值得注意的是,夏季充电涨价有用电高峰、电费普涨的因素,但《豹变》发现,除了电费,充电桩运营商收取的服务费也在涨,这甚至是部分地区运营商涨价的主要因素。
因此,有不少车主质疑公共充电桩是否到了割韭菜的时候?长此以往,公共充电桩会成为共享充电宝一样的充电刺客吗?
涨价会持续多久?
来自天津的邹明表示,自己常用小桔充电和星星充电两家运营商的充电桩:“大概夏至那天开始吧,充电APP上显示都涨价了,以前谷电时段一度电的电费加上服务费4毛多,现在6毛多,平电和峰电也都涨价了。”
同样来自天津的莫女士说,自己经常使用的快电APP涨价更多:“以前最低是0.42元/度,现在最低0.83元/度,各时段每度基本上涨了0.4元。”
对此,有人认为,面粉涨价,面包自然涨价。
来自重庆的某新能源车俱乐部的管理人员张力说:“这是夏季缺电、限电导致的周期性涨价,夏季一过就会降。因为大型充电站属于工业用电,每年到了电荒的时候,都会临时调价,峰电时间价格会比较高。”
国内电动车充电方式可以分为家用充电桩和公共充电桩两类,而公共充电桩行业又可以分为以特来电、星星充电为代表的充电桩运营商,以蔚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自建模式,以及以能链、云快充为代表的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至2023年6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665.2万台,其中私人充电桩450.3万台,占总体充电桩数量的78%。公共充电桩214.9万台,占比22%。
有安装了私桩的车主向《豹变》表示,夏季居民电费略有上调,但只涨了几分钱。
相对来说,充电站使用的工业用电电费本身就高于家装充电桩的居民用电。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到,6月1日开始实行新电价方案,将用户用电价格逐步归并为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及工商业用电三类。
比如,上海当地e充电曾发布公告,充电站电价在尖峰平谷四个时间段分别为1.62元、1.30元、0.73元、0.32元。
张力算了一笔账,以现在最高的充电费用每度2.05元计算,如果电动车每百公里用电15kwh乘上2.05元,再分摊到100公里,每公里充电成本是0.3元,依然低于燃油车。
“同价格区间的燃油车,比如迈腾、帕萨特之类的油车,在市区百公里油耗6-8升左右(工信部综合油耗5.8升),算下来每公里要0.49-0.65元(以北京地区95号汽油8.16元每升计算)。”他说。
但是,车主担心公共充电费用像油价一样,一路上涨。-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