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11-16 | 來源: 狐瞰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短暫復蘇後,房地產市場再度回落。
11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數據顯示,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贰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城市分別有56個和67個,均比上月增加2個。
具體來看,10月份壹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0.3%,其中北京、廣州和深圳環比分別下降0.4%、0.7%和0.5%,上海環比上漲0.2%;贰手住宅環比由上月上漲0.2%轉為下降0.8%,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環比分別下降1.1%、0.8%、0.8%和0.5%。
對此,有媒體統計發現贰手房價下跌城市數創9年新高。
媒體統計截圖
深圳掛牌量再創新高已現腰斬贰手房源 取消商品住房銷售限價?
眾所周知,深圳房價此前壹直呈現出令人矚目的上漲趨勢,從2011年至2021年,經歷了壹輪瘋狂的上漲,而如今相較於2020年、2021年上半年的房價高峰期,深圳的房價已經跌了不少。
今年8月末深圳開始實行“認房不認貸”政策,9月末又降低房貸利率,首套房貸利率已經降至LPR以下,壹個月內就祭出兩大樓市利好政策。然而,政策出台之後購房者看房很積極,顯現在數據端的成交量卻沒有明顯波動,進入10月,樓市看房量也開始下滑。與此同時,想要借政策熱度出售房源的業主也變多,目前,深圳贰手房掛牌量已接近6萬套,再創新高。
據第壹財經報道,記者了解到,位於深圳市龍華區深圳北站附近的龍悅居肆期,壹套63平方米左右的房源,在2021年的高峰期曾有過750萬元成交的紀錄,而當前,該戶型已經多次出現400萬元以下的掛牌價,壹名房產中介告訴第壹財經記者,上述戶型近期最便宜的壹套總價為376萬元,已經較高峰時期的價格腰斬。
南山區大沖新城花園50平方米,業主要價370萬元的房源也不例外,在2021年的高峰期,該戶型成交價曾達到550萬元,相比起來,該戶型的總價跌幅為33%。再比如曾經被炒房團“圍獵”的南山區諾德假日花園小區,戶型為48平方米的商品住宅,在2021年的高峰期曾以756萬元的價格成交,單價接近16萬元/平方米,近日,該片區的房產中介告訴記者,該戶型的掛牌價已經降至480萬元,較高峰期下降了37%左右。
對於當前房價的趨勢,曾經不少購房者通過“高評高貸”加杠杆(电视剧)買房成為樓市上行周期的縮影,如今,“高評高貸”重出江湖,則變成了樓市下行周期中的縮影,這次的邏輯是:房價下跌速度太快。
“高評高貸”即房產的評估價高於實際成交價,購房者將較高的評估價虛報為成交價,從銀行貸到更多的資金,以此來覆蓋兩成首付,甚至叁成首付,從而實現低首付、零首付。
深圳市房地產行業的壹名資深從業者對第壹財經表示,近兩個月深圳贰手房降價的幅度確實比較大,與此同時銀行下調評估價的頻率也高起來,有的房源幾乎每周都會下調評估價。“高評高貸”的房源主要來自個別急賣的業主,業主將房源進行緊急降價,但銀行的評估價格還沒反應過來,才造成了價格差異。記者注意到,房產中介發布的“零首付”房源中,確實有不少房源在整個小區中價格都算是比較低的,也就是所謂的“筍盤”。
今年救市政策頻出,深圳樓市為什麼沒有明顯起色?對此,有行業專家表示,與復雜且捆綁得很嚴的樓市政策系統相比,“認房不認貸”只是壹個點上的放松,就像在伍花大綁上解開壹個小結,直接效果不會太明顯。另外,近期政策只是在需求端鼓勵購房者入市,但沒有改變購房者對房價下跌的預期,因此購房者還在觀望,也期待更多的利好政策出台。
有專家表示,目前可利用的政策工具還有很多,除了從金融層面松綁,降低房貸利率,限購、限價等政策也已不符合目前市場新形勢,存在放松的空間。深圳樓市政策在限購、限售、增值稅、契稅等方面還有很大優化空間。11月16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回應網傳“深圳取消商品住房銷售限價”為不實消息。
上海頂流學區跌回6年前、廣州掛牌走高 北京放松部分郊區限購?
深圳房價面臨大麻煩,其它叁個壹線城市也面臨不壹樣問題。據中國小康網報道,坐擁雙學區、自砍壹刀掛牌、還能面談折扣……上海最核心地段的學區房,如今也待價而沽。日前,網傳“兩年血虧300萬,上海福外學區房1000萬直接跌價到600萬”,有記者走訪緊鄰陸家嘴的世紀大道區域發現,各家中介門前掛牌的學區房價格已經悄悄走下神壇,盡管看上去部分房源單價仍在10萬元以上,但實際成交價已經跌破了預期。
“價格跌回2017年了。”我愛我家門店中介表示。和此前動輒拾柒八萬元的單價相比,下跌300萬元並不誇張。-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