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2-07 | 来源: 一条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开学后儿童精神科爆满”,
“好孩子进了精神科,究竟是孩子病了,
还是家长和社会病了?”
随着近期一系列的报道和讨论,
孩子的教育问题已难以被忽视,
一条在2023年拜访了几个中产家庭,
他们探索了各自新的育儿方式。
小植和书音是一对女性好友,
平日在厦门生活与工作,
二胎妈妈书音,反思内卷,尝试新的教育理念;
她们租下280亩的土地,
开垦菜地、果田,
在回归自然中得到启发和疗愈。
“有了小孩以后,经常跟我先生说,
小孩的成长要跟真实相连,
亲手参与到真实的劳作中间,”
这是高蓓决定做农场的主要原因。
2016年,她和先生郭重九在上海浦东买下了400亩农场。
夫妻俩是上海同济大学校友,
高蓓读到建筑学博士,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郭重九是工程师,他们都没有放弃主业,
也靠这两份事业给农场补贴。
今年儿子12岁半,女儿8岁半,
从小扫羊圈、参与春种秋收,在劳作中长大。
6年前,37岁的项惠斌
放下打拼近20年的事业,
和安稳优渥的城市生活,
带着两个孩子,
从深圳回到老家福建培田村。
重蹈父辈的轨迹,
传承做老中医的祖父的手艺,
种稻、酿酒、晒药。
孩子的童年经历远比在城市里多元。-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