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2-15 | 來源: 後沙月光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歲月荏苒,潮起潮落,金門馬祖濤聲依舊。
福建省的金門縣,雖是壹個彈丸之地,但卻記載了兩岸歷史變遷,它也是兩岸關系的晴雨表之壹。
小金門島與福建廈門島最近距離不到6公裡。
大金門島與廈門翔安國際機場(位於大嶝島,在建)最近距離不到4公裡。
金門縣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市,但目前由台灣(专题)當局實際控制。
1949年之後,由於敗退台灣的國民黨政權仍在負隅頑抗,屢屢用軍事手段騷擾大陸沿海地區,金門也就成了最危險的地區。
當年這裡曾經發生過震驚世界的炮擊金門(也稱823炮戰)事件。
硝煙散去,隨著大陸專注於經濟和民生發展,金門,這個曾經最危險的戰場,變成了最能體現“兩岸壹家親”的地方。
這些歷史遺跡,都已成了“旅游觀光項目”,我們也將金門當成了向島內民眾釋放善意的壹個窗口。
然而,台灣當局卻仍然將金門當成對抗大陸的最前線。
它們不是不想用軍事手段騷擾閩浙沿海,而是不敢,但台灣當局的惡意和敵意並沒有減少幾分。
正月初伍發生的悲劇,本來完全可以避免,如果台灣當局心存壹絲善意的話。
但事實再次證明,它們是如此的頑冥不化,把對岸的善意當作其作惡的本錢。
台當局甚至還在紀念“八贰叁戰役”(逢拾),揚言要將金門變成永遠的軍事堡壘。
看來當年炮擊金門的苦頭,台當局還想再嘗壹次,反正第壹波挨炸的是金門人。
1958年,炮擊金門,是毛主席根據國際風雲變幻,以及台海實際情況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從頭至尾牢牢掌握著局勢的主動權,可謂是神來之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