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2-23 | 来源: 新周刊 | 有2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知识付费曾经被认为是一个风口,但如今,越来越多的知识付费产品在利用别人的“风口”来赚钱,尤其是如今新兴的AI,因为普通人不熟悉,更容易成为“割韭菜”的重灾区。
这年头,AI再次震惊人类的速度,已经称不上令人震惊了。
一周之前,OpenAI官宣正在研发文生视频模型Sora,其公布的一系列生成视频展现了极为逼真的细节,让许多人直呼“视频行业将被颠覆”。随之而来的,自然又是打工人对“AI会不会取代自己”的焦虑。
虽然这个问题暂时得不出结论,但焦虑的情绪总会促使人们做点什么,比如买课。比一年前的ChatGPT更甚,Sora还没正式开放给公众访问,网上就已经冒出了一大堆AI视频课程。在这其中,早已有人赚得盆满钵满。
比如,假如你要问谁是“中美两大AI巨头”,6G冲浪的简中网友会戏谑地回答:奥特曼和李一舟。
山姆·奥特曼,Open AI的创始人,被称为“AI教父”可谓实至名归。而李一舟则是在过去几年里靠“教人怎么用AI”获得300万粉丝的清华博士,据说同样被粉丝“誉为”AI教父。
所以,当奥特曼的Sora公布后,李一舟也乘上了流量的东风——但这一次,伴随的是铺天盖地的讨伐。
李一舟个人简介中的头衔数量,堪比大冰。(图/抖音截图)
没办法,与“Open AI之父”相比,后者的名头有几分真,是要打个问号的。最近,有报道称李一舟出售的课程中,仅一款标价199元的《每个人的人工智能课》销售额就高达5000万元。其主打个人IP和知识付费的《一舟一课》,销售量还一度冲到抖音创业课程销售榜首。好奇心驱使之下,网友们开始深挖这位云雾里的AI大佬,继而扒出了他种种“割韭菜”的行为,诸如无人售后、单节课程时长过短、广告过多,等等。
舆论漩涡之中,2月22日,李一舟账号突然下架全部AI课程,微信小程序“一舟一课”也被暂停服务。
“中国AI教父”翻车之后,人们终于领悟,风口来临时,赚钱最快的人或许不是从业者,而是那些卖课的。-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