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3-02 | 来源: 旅游小队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贪官 | 字体: 小 中 大
贪污问题似乎存在于每个朝代,它蛀蚀着国家经济命脉,动摇着政权根基。那么如何有效地解决贪污问题,是每个君主都要面临的难题。
明太祖朱元璋靠杀戮解决问题的做法似乎并不奏效,贪污问题在他去世后反而愈演愈烈。与此形成对比的则是清世宗雍正帝,他通过改革制度的方法遏制住了贪风。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处理贪污问题南辕北辙?
一、朱元璋铁血手段除贪内外忧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即皇帝位,建立大明帝国,是为明太祖。然而他并非出身名门望族,而是来自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家境贫寒,深受当地贪官污吏的剥削,母亲更是直接被他们活活饿死。这让他积蓄了对贪官的血海深仇。
到了中年,朱元璋凭借出众的军事才能渐渐崛起,他决心要推翻腐朽的元朝统治。经过长达21年的艰苦奋战,明朝终于取代了元朝。然而,在这漫长征途中,朱元璋不仅面对外敌的威胁,同时也要防范身边的奸臣小人。在连番阻挠下,他的性情变得愈加多疑、诡异而残忍。
当朱元璋坐上皇位之时,上下黜陟、杀戮盈门,史称他“权变万端”。首先被杀的,就是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开国功臣们。为了巩固江山,朱元璋设置诸多诏狱,以“奸党”的名义杀死大批大臣将领。
他坚信这是为了防止元勋掌权造反,夺取自己的皇位。但其中的许多,恐怕都是出于嫉妒和猜忌。比如徐达、常遇春等战功彪炳的心腹大臣,也最终难逃一死。
与此同时,朱元璋也在疯狂清洗体制内部的贪官污吏。作为一个饱受欺压的草根,他对这些人的仇恨犹甚于敌国。当权后,他立刻采取“零容忍”政策,决心将这股害群之马永远铲除。对此,他制定了许多阴森可怖的刑罚手段,比如剥皮抽筋、凌迟处死、灌肠等等。凡是犯贪污受贿罪的官员,无一幸免。-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