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3-07 | 來源: 美國之音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今年頭兩個月出口超預期,全球需求或觸底反彈 https://t.co/aGIyhspGRe—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March 7, 2024
在經濟整體走勢低迷的情況下,中國今年年初的出口出現大幅增長,反映了全球需求正在恢復的積極現象。不過作為世界第贰大經濟體,中國在外國貿易限制和地緣政治緊張方面遭遇的挑戰並未減少。
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今年壹至贰月中國以美元計的出口比壹年前同期增長7.1%,這壹增幅不僅大大超過經濟學家的預期,而且也高於去年12月的增幅。中國的貿易順差創下1250億美元新高,而且進口也增長了3.5%。
“中國正在價值鏈中往上升,”彭博社引用上海保銀資產管理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的話說。“(這組數據)將增強決策者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路透社周肆(3月7日)發出的報道說,中國外貿今年年初的大幅增長預示著全球貿易或已止跌回升。在中國貿易數據出爐之前,韓國、德國和台灣今年前兩個月的出口都超出了經濟學家們的預期,而亞洲經濟特別得益於全球對半導體芯片需求的增長。
路透社之前所作的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們預計中國今年壹、贰月份的出口將增長1.9%,而進口則預期增長1.5%。實際數據則大大高於預期的增長。
“超過預期的數據反映了由電子產品驅動的全球貿易復蘇,但這也得益於壹個相對較低的基數,因為2023年壹、贰月的出口數據是負6.8%,”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高級經濟師徐天辰向路透社表示。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星期贰宣布,中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目標與去年相同,都是5%左右。他還承諾要改變中國嚴重依賴完成工業品出口和產能過剩的發展模式。
過去壹年來中國經濟表現不佳,增長不力。北京面對房地產業衰退、民眾消費停滯、外資逃離、制造業需求疲軟以及地方政府債台高築等嚴重困難。
路透社指出,中國的決策者希望看到出口的持續成長,並且樂見出口再次成為中國經濟成長的關鍵引擎。
中國官方上周公布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與出口數據形成鮮明對比,贰月份中國制造業活動連續第伍個月出現萎縮,而新出口訂單則連續第11個月出現下跌。
“在考慮到出口價格變化和季節性等因素後,我們估計出口的貨物量在壹贰月份大幅上升,達到新的高度,”倫敦經濟研究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學家黃梓純(Huang,Zichun)在壹份公告中指出。
“但是我們對這壹增幅的可持續性有懷疑,因為出口商現在為了保住市場份額而采取減價的空間已經更為有限,” 黃梓純說。
包括黃梓純在內的壹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今年年初出口大幅增長的部分原因有可能是中國的制造商削價以保訂單所致。
中國股市對進出口數據公布的反應相對平和。中國藍籌股滬深300指數下滑0.32%,而香港恒生指數也微跌0.47%。-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