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3-23 | 來源: 觀察者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近日,山西省忻州市靜樂縣19歲少年趙偉在家中突然離世,而他的意外離世可能與其連續有償獻血漿有關。
據悉,趙偉在短短8個月內疑似被抽取血漿高達16次,其中最短間隔僅為12天。而在其離世前的拾天,他已被診斷出患有重度貧血和造血功能障礙。
對此,3月20日午間,涉事企業母公司天壇生物(600161.SH)發布公告稱,相關報道最短獻漿間隔天數為12天為不實信息,公司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確保獻血漿者兩次獻血漿間隔不少於14天。
從天壇生物基本面來看,作為血制品行業前叁甲,公司的采漿站數量為全行業第壹,且公司可分離出的血液制品品種數量領先。然而,壹直以來天壇生物的單站采漿量低,影響了產能利用率,也推高了成本。
從過往營收數據來看,如果想要達到血制品“叁巨頭”中其他兩家——華蘭生物和上海萊士同等的營收規模,天壇生物將需要消耗更多的血漿原料。
19歲少年連續獻血漿後猝死,漿站“車接車送”?
近日,壹起19歲少年連續獻血漿後離奇死亡的事件,將天壇生物推向了風口浪尖。
涉事企業忻州天壇生物單采血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忻州天壇生物”),該公司隸屬於天壇生物旗下,是壹家在忻州市部分縣、區開展血漿采集業務的公司。
據了解,該事件起源於2024年1月15日,山西省忻州市靜樂縣壹名19歲少年在家中突然逝世。其父在整理其遺物時意外發現,該少年在逝世前的8個月時間裡疑似連續被抽采血漿多達16次,最短的間隔天數僅為12天。此事壹經報道,立即引起了社會、媒體和網友的廣泛關注。
根據2021年9月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了《獻血漿者須知(2021年版)》。其中提到,獻血漿者只接受單采血漿機采集血漿,拒絕手工操作采集血漿。兩次獻血漿間隔不得少於14天,壹年內累計獻血漿次數不得超過24次。每次獻血漿量不得超過600克(含抗凝劑)。此外,上述須知對獻血漿者體格檢查和血液檢測項目也有著明確要求。
針對此事,天壇生回應稱報道中提及的最短獻漿間隔天數為12天為不實信息。公司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確保獻血漿者兩次獻血漿間隔不少於14天。同時,公司也強調,每次采集供血漿者的血漿量不得超過580毫升(含抗凝劑溶液,以容積比換算質量比不超過600克)。然而,這並未能完全平息公眾的質疑。
目前,忻府區工作專班已經進駐涉事企業,正在對該企業采集血漿的組織動員、健康征詢、體格檢查、血紅蛋白檢查等工作環節以及死者趙某獻血漿的有關情況進行認真調查核實。
趙志傑進壹步表示,他和妻子從兒子的聊天記錄中得知,自2023年5月起,趙偉經壹位姓呂的男子介紹,開始頻繁前往該血漿站獻血。他幾乎每月都會獻兩次血漿,每次都能獲得不同金額的報酬。而對方還提供了“專車接送”的便利服務。
(圖片來自舉材料)
據悉,趙志傑所說的“血”並非是常規的“獻血”,實則獻的是血漿。據悉,血漿中約90-92%成分是水,其余是蛋白質、無機鹽、脂類等,血漿從血液中分離出淡黃色液體,用於臨床急救藥品和疫苗等血液制品生產。
而單采血漿站唯壹的供應對象是血液制品生產企業,用於制造血液制品。目前我國還沒有相關規定要求采集血漿必須是無償的,因此相關企業在血漿站會發放壹定的“營養費”或“誤工費”。
不過,對於趙偉的身體狀況是否符合采集血漿的要求,其間是否出現過不良反應,血漿站的相關操作是否合規等問題,目前還沒有定論。-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