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是否过于内卷?只有《十三邀》敢问




中国教育改革的漫漫长路上,每一次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都显得尤为珍贵。

《十三邀》第六期节目中,许知远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的对话,为大众打开了一扇观察和探讨教育的新窗口。

通过这扇窗,我们不仅看到了当前教育体系的困境,也听到了来自教育一线的思考。

当然,纪录片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对话,更在于它呈现了教育现场的真实面貌。

镜头中,长沙县中学生们对未来的提问,折射出了整个时代年轻人的困惑与期待。

节目的结尾,是一群高三学生在高考冲刺前的一段歌唱。这个画面恍如时光隧道,让很多观众瞬间回到了自己的高中岁月。那些曾经的忐忑、期待、迷茫和热血,仿佛就在昨日。

尽管这是一期聚焦县域教育的纪录片,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通过对县中学生这个群体的关注,它也在进行深度探索:什么是教育的本质?

01

应试教育太卷了

“国内教育是否真的太卷了?”

面对一位学生的直白提问,林小英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




这个简短有力的回应,背后是无数个被题海淹没的日日夜夜,道出了无数学生、家长,乃至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林小英在节目中谈到,当前的教育系统过于注重升学预备,而忽视了教育的其他重要维度。“基础教育应该完成两个使命:基础性和预备性。”

她说,“但现在的教育系统似乎只为升学做预备。”这番话直指当前教育体系的痛点——过度的应试倾向挤压了教育的其他功能。

教育的本质,不只是分数。教育应该为每个人的一生打下基础,而不仅仅是为了升学。

林小英提出了一个富有洞见观点:学校应该留出空间,让学生学会“玩”的本领。这看似无用,实则是艺术的源泉,是在除了卷学历以外找到更多出路和可能性的一把钥匙。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