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只招"985",招聘歧视为何被全社会接纳?
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另一方面,“双一流”成为入选建设名单高校的新标签,针对这一问题,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不再区分“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但是,把学校等级化、标签化的思维依旧顽固。随着“双一流”的推进,加上之前的985、211标签,有的普通本科院校甚至被称为“四非”高校,非985、非211、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
这是极不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9年已经超过50%,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不能再用精英教育思维对待高等教育发展。如果还把高等学校分层次、等级,那么,再怎么扩大教育资源,都无法缓解社会存在的教育焦虑,因为“最优质”的只有2%、5%。
我国要建设教育强国,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学生的成才选择,就必须破除“唯学历”“唯名校”学历歧视。否则,基础教育的应试化、功利化很难得到扭转,高校也因缺乏平等竞争环境,难以办出各自的特色。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遗憾的是,一方面,“985”、“211”的学校身份标签依旧保留,并没有得到清理,在每年高考中,985率、211率(指考生被985、211院校录取的比例)还是评价基础另一方面,“双一流”成为入选建设名单高校的新标签,针对这一问题,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不再区分“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但是,把学校等级化、标签化的思维依旧顽固。随着“双一流”的推进,加上之前的985、211标签,有的普通本科院校甚至被称为“四非”高校,非985、非211、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
这是极不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9年已经超过50%,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不能再用精英教育思维对待高等教育发展。如果还把高等学校分层次、等级,那么,再怎么扩大教育资源,都无法缓解社会存在的教育焦虑,因为“最优质”的只有2%、5%。
我国要建设教育强国,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学生的成才选择,就必须破除“唯学历”“唯名校”学历歧视。否则,基础教育的应试化、功利化很难得到扭转,高校也因缺乏平等竞争环境,难以办出各自的特色。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