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香蕉,偷食鸡蛋,猕猴与人的"邻里纠纷"
广西崇左,猕猴进村偷食玉米。
猴子又进村了。近期,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多位村民发布猴子进村视频。视频中,十多只猴子盗食村民晾在晒谷场上的玉米,它们顺着屋外的水管、电线爬上屋顶,甚至将屋顶的瓦片揭掉往下扔。
2024年11月29日,崇左市林业局动植物保护科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针对网传猴子进村的情况,他们已接到反馈,并确定视频中的猴子是猕猴。该工作人员称,已让大新县林业局、相关乡镇林业工作站持续跟踪,关注猕猴下山的次数、每次下山做什么,以及有无伤害家禽家畜等情况,以此判断猕猴下山是偶尔出现还是长期行为。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周岐海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在广西西南部,尤其是崇左、南宁等地,人猴冲突的矛盾比较突出。因猕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村民不能打它,不能抓它,仅能驱赶,当地庄稼破坏得较为严重。
“当场吃给你看”
黄文清是大新县下雷镇吉门村的村民,今年33岁。在他的记忆里,见到猕猴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就像城市里的人每天见到高楼和汽车那样简单。
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他的老家,一年种两季玉米,分别在六七月份和九十月份收获。每当玉米灌浆之后,猕猴就从山上成群结队地下来吃玉米,多的时候,可达四五十只。它们像人一样把玉米棒从杆上掰下来,如果没人驱赶,它们会站在地里抓紧时间多吃几个;如果有人驱赶,它们在摘下玉米棒后赶紧跳上树或者远处的石块,等吃完了再下地去摘。
黄文清记得,因为驱赶不及时,靠近山脚的那片玉米地曾出现过几近绝收的情况,收的寥寥几个玉米棒,也是猕猴的“残羹剩饭”。
村里种的柑橘也未曾幸免,每年的十月末,到了柑橘成熟的时间,猕猴也赶来“收获”。黄文清说,猕猴喜欢吃柑橘,它们摘下柑橘后,像人一样剥开后再吃,有些胆大的猕猴遭遇驱赶也不怕,甚至“当场吃给你看”。现场吃还不够,有村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猕猴吃完香蕉后,还会用塑料袋“打包”一些香蕉带回去。
周岐海介绍,猕猴是杂食性动物,最喜欢吃成熟的果实,也会吃树叶、花,还会吃昆虫等用以补充蛋白质的小型动物。村民种植的玉米、香蕉、柑橘、甘蔗等食物,因含糖量较高,也都是它们所喜爱吃的东西。
不仅农作物遭殃,猕猴还会趁着屋里没人,从没关紧的门窗溜进去,像“小偷”一样翻找食物,崇左市扶绥县昌平乡陇茗村的一位村民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自家屋子里剩的饭菜和桌上摆的水果曾被猕猴偷吃过。
黄文清记得,同村一位村民家里养的母鸡每天都会下蛋,但是鸡蛋总是莫名消失,一开始村民以为鸡蛋被蛇偷吃了,直到某次撞见正在偷食鸡蛋的猕猴,才发现“真凶”另有其“人”——那时,猕猴已盗食了十几个鸡蛋。
发表于2009年的论文《广西猕猴分布数量及其保护》提到,广西目前共记录野生猕猴约238群,种群大小约为1.7万只。其中猴群最集中的地区分别是南宁、崇左、百色和河池,占全省野生猕猴的90.2%。周岐海强调,1.7万只已是十多年前的数据,如今这一数据应该是明显增长的。
周岐海称,猕猴进村的现象已经存在比较长的时间了,虽然目前并无科学数据证明人猴冲突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他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耕地的扩张,导致猕猴栖息地减少,食物资源不足,被迫进入人类的庄稼地觅食,导致人猴冲突在逐渐加剧。不仅如此,猕猴到了人类生活的环境后发现,这里的东西更好吃,而且更易获得,且人类只能驱赶它,慢慢地,猕猴就形成了在人类居住环境周围增加活动频率和范围的习惯。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