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专栏] 回访晓华理发店:店里多了5名理发师,春节不涨价
人流退去,才看得清社区的本来面貌。道路两侧的门面房,超过半数没有开门,“我们这边房租便宜,像晓华理发店那里靠近大路的,大概1500元一个月,再往里就1000元一个月,有些租出去当仓库用。”李琳琳说。
开门的店铺,有卖菜的、榨油的、缝补衣服、卖窗帘的、按摩的,与流量毫不沾边。老板们也懒得招呼生意,围坐在一起打牌。晚上7时,这些店铺陆续关门,几位居民拿着扇子练起了舞蹈。
街上的人少了,理发的人还在。天黑了,还有人在晓华理发店外排队。卢晓(化名)带着两个儿子从天津赶来,中午排上队,晚上快8点才剪完,“儿子非要来,头发留了两个多月没剪了。”尽管这天晓华不在店里,她也对店内理发师的手艺感到满意。
理发店门口经常放着各色的行李箱,有人刚下火车就匆匆赶来,也有人为了赶上晚班列车带着行李等待。
【2】赚钱
卢晓走后的第二天早上,晓华提着刚买的蔬菜来到店里,笑着招呼在门口等待的顾客进店。理发店还没开始营业,店内已坐满了人。
晓华请人装修了闲置的房间,搬来3个红沙发,“往里坐,现在不用在外面等了,外面冷。”房间里设了两个理发的位置,工人正在里面走线。
这天,有电视台过来采访,采访完,晓华便离开去外面拍摄。店内的工作人员对顾客说,找晓华理发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建议找店内的其他理发师剪。有两位顾客听完后出去了,坐在门外的椅子上纠结。

1月中旬,只有理发店门口的几个美食摊位还在营业。图/九派新闻马婕盈
“我是个很普通的人,突然间让大家看到了我剪头发这个事情,我觉得挺好的。”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晓华说,她很难评价自己的剪发水平,“我觉得是很普通的剪头发,但是大家都觉得剪得很好。”
2024年2月,晓华开始拍摄自己剪头发的视频并发布在网上,“拍视频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她说,当时理发店生意不好,她希望通过短视频吸引顾客过来剪头发,“吸引10个人过来剪头发,总有几个做头发(注:指烫染)的吧。”
晓华说,自己是个财迷,“赚钱的目的就是让大家不要因为钱去做些伤感情的事情。”晓华出生在常德的农村,小时候住土房子,她记得一下雨妈妈就骂人。因为房子漏水严重,地上放着大盆小盆,雨水落下发出滴滴答答的声响。
晓华从小干农活,晚上跟着妈妈去稻田里赶水,月亮和星星映在水面上,她喜欢看水中的倒影,“我觉得那个不算吃苦,那时候很幸福。”
十几岁,晓华进厂打螺丝,手指因过度劳作变形,后来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开了这家理发店。过往的经历中,有很多难言的苦难,但每次聊到,晓华就红着眼圈摆摆手说:“不说这些了。”她捂着脸整理情绪,几秒钟后再次露出甜甜的笑。
晓华从不掩饰对钱的渴望,如果理发店没火,她也许在路边摆摊卖小吃。带儿子出去,也不用再为买玩具的事发愁,家里人不再为了生活条件去争吵,这是她作为普通人的梦想。
【3】外面的世界
向佐来理发店的那天,他对晓华说,自己刚在澳门参加完活动,晓华羡慕地说:“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我爸妈打工的地方,在广东。”向佐问了她的梦想,晓华的回答是“其实我很喜欢外面的世界”。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