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无缘985 落选两大原因曝光

2025年5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保送名单中,18岁的跳水奥运冠军全红婵被保送211高校暨南大学,而同样手握奥运金牌的陈芋汐却进入同济大学(985),射击冠军黄雨婷则保送浙江大学。 这则消息一出,网友炸锅了:“全红婵三块奥运金牌,凭什么学校差一档? ”


真相远非表面那么简单,政策变动、家庭压力、自律差异,甚至一块金牌背后的人生选择,都让这场“保送争议”暗藏玄机。

一、985大学保送通道突然关闭

全红婵原本最有可能保送广东本土的985高校中山大学。 但2024年起,中山大学暂停运动员保送政策,直接堵死了这条路。 而陈芋汐所在的上海,同济大学保送通道稳定开放,加上其父母是体育从业者,早早就为她规划了学业路径。

2025年全国保送运动员共1101人,仅78人进入985/211高校,全红婵所在的广东省保送名额仅占全国总人数的5.3%。 相比之下,北上广等经济强省占据85%的保送名额,西藏、青海等地连续三年无人入围。 这种地域资源分配不均,让全红婵的“211保送”成了无奈之下的最优解。

二、家庭拖累还是务实选择? 农村女孩的挣扎

全红婵出生在广东湛江农村,父母务农,母亲长期患病,家庭年收入不足5万元。 她14岁进入国家队,初中未毕业便开始封闭训练,文化课基础薄弱。 2024年巴黎奥运会前,她甚至因文化课成绩未达标,险些失去参赛资格。



而陈芋汐来自上海体育世家,父亲是体操教练,母亲是大学教授。 她从小接受双语教育,英语流利到能接受外媒采访,文化课成绩在同龄运动员中遥遥领先。 这种差距直接反映在保送标准上:985高校普遍要求运动员通过文化课综合考核,而全红婵的短板让她难以达标。




三、每天称重10次 vs 偷吃零食被骂

陈芋汐以“魔鬼自律”著称。 为应对发育关,她每天称重10次,严格控制饮食,甚至因0.1公斤的体重波动加练2小时。 这种自律延续到学业上,她提前完成高中课程,并自学大学英语教材。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淮水竹亭》口碑不佳,刘诗诗可能不是最大的原因 大陆热帖:印巴突然停火,背后有5大原因
    明楼多重身份曝光?明台的CPU要被说冒烟了 印度开战原因 战事进展 攻击地区一次看
    印度布拉莫斯导弹储存点被炸 烈焰冲天画面曝光 瑾汐帅气儿子曝光,二哈数学测试闹笑话,大哈餐厅已成网红打卡点
    中美谈判背后原因曝光 中国害怕2下场只好让步 大S拔掉呼吸器"最后一通电话" 内容曝光  (1条评论)
    章子怡带娃出街 4岁儿子正脸照曝光 985高知女性为何沦为灵修骗局头号猎物?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