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诺奖,你可能闻所未闻的七件事
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同相对论完全没有关系。诺贝尔奖牌曾以数百万的高价被拍卖易手。有些获奖的重大发现,后来却被证实“纯属谬误”。以下七个关于诺贝尔奖的事实,想必你一定闻所未闻。
1.居里家族的诺奖传统
诺奖得主圈里,玛丽·居里的地位迄今为止仍独一无二:居里夫人是唯一一位在两个自然科学领域里都曾获奖的科学家。为了表彰居里夫人在放射性和发现新元素方面的突出贡献,她先后在1903年和1911年分别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她的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Irène Joliot-Curie)也显然得到了母亲的真传:1935年,因同丈夫弗雷德里克共同发现人工放射性,即在实验室中制造出放射性同位素,她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2. 诺贝尔奖金权当分手费
1919年,爱因斯坦在同第一任妻子米列娃·玛丽奇(Mileva Maric)签署离婚协议时承诺,未来一旦获得诺贝尔奖,奖金会悉数交给前妻。但问题在于,当时爱因斯坦并没有获颁诺贝尔奖。1921年,爱因斯坦终于愿望成真,而他也信守诺言,将全部奖金转给了前妻米列娃,她和子女们也从此有了生活保障。

爱因斯坦同第一任妻子米列娃
3. “相对”正确的诺贝尔奖
在相对长的时期内,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直无法得到诺贝尔评选委员会的认同。专家们认为,相对论纯属理论推测,他们则更看重能够试验验证的结果。
在国际学术界的强劲压力下,诺贝尔委员会终于在1921年宣布爱因斯坦获奖,但获奖理由中开宗明义,是为了表彰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官方的颁奖理由中,相对论甚至只字未提,因为评委会内部对此仍有争议。

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但获奖理由中并未提及相对论。
4. 数学与醋意
坊间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宣称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的妻子曾同一位数学家偷情,惹得诺贝尔醋意大发,所以就没有设立数学奖。事实上,诺贝尔从未结过婚,所谓妻子同数学家偷情一说自然也是无稽之谈。
至于他为什么没有设立数学奖,有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诺贝尔认为,数学不能直接“造福于人类”。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