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购房是中国出口加国最新商品
中国出口到加拿大的最新“商品”?!加国媒体真是够了···
最近,加拿大联邦政府拨款50万,调查海外买家炒房问题。很多当地人把温哥华房价高涨归罪为华人,加拿大主流媒体《环球邮报》发文嘲讽说,华人购房者是中国出口到加拿大的最新“商品”。
罪魁祸首剑指华人
各种剑指华人为房价罪魁祸首的说法甚嚣尘上。
早 前UBC大学兼职教授甄瑞谦(Andy Yan)的一份调查报告曾引起舆论普遍关注。“66%购房者有典型中国人姓名”说法并非指的是大温,仅仅是甄瑞谦所搜集的自2014年8月至2015年2 月的,靠近UBC大学校区独立屋销售纪录中购房者名单中“典型中国人姓名”的比例,其统计时间跨度仅半年。
这个调查范围仅为UBC校区的一 小部分,而UBC校区又仅仅是大温哥华22个市镇区的一个而已。且正如许多评论者当年就指出的,有“典型中国人姓名”的未必就一定是中国籍人士,他们同样 可能是华裔加拿大永久居民、华裔加拿大人,甚至土生土长的加拿大华人。但“甄瑞谦报告”显然为认为中国人炒高房价者的人提供了“炮弹”。
炒高物业的并非华人
大温地区华人多,华人喜欢置业,又有些富人喜欢炫耀自己的豪宅,很容易成为炒高房价的替罪羊。
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的加拿大置业顾问仔细分析了一下实际状况:
首先,从她接触的客户看,海外身份来温哥华购房的,占的比例非常少。即使有,也是跟加拿大有关的,比如孩子在加拿大留学,或者有亲戚在温哥华,也有一些,是自己有移民到温哥华定居的打算的。专门来温哥华炒房投资的少之又少。
今 年初,卑诗省公证人协会(SNPBC)公布了2015年11月对服务大温哥华地区房地产公证人的访问,60名受访者中33%表示“未收到海外买家申 请”,52%称所接申请中涉及海外买家的不到10%,声称所接申请中海外买家比例占26-50%的为5%,声称“海外买家过半”的比例,仅有区区3%。调 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温住宅物业的买卖双方都是卑诗省或加拿大的居民。
第二,中国来的新移民买房,影响到的区域是有限的。主要是学区房, 温西、列治文、西温、南素里的房价上涨可能与华人喜欢到这些区域购房有关,但其他地区今年第一季度房价疯涨,中国人并不是主要推动力量。比如北素里、兰 里、三联市、温东、北温,特别是像枫树岭、Tsawwassen这些白人喜欢居住的地区,更是与华人新移民无关。华人老移民买房的方式与当地西人差不多, 通常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购房,炒房的说法更与他们无关。
第三,从建商买地炒房看,华人建商更是不成气候。温哥华的大型建商都是本地西人和印度人,华人工匠来的很少,华人搞建筑主要是做包工头。还有一些是自己建房卖掉,更是小打小闹。如果说建商买地建房炒卖,要追究的不是华人,而是西人和印度人开的建筑公司。
供不应求是主因
温哥华房价猛涨,到底跟谁有关呢?
有路认为,政府要对高房价负很大责任。政府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地税,所以他们并不是真的反对高房价。房价一路上涨,与体制有关。另外,低利息使很多原本无力购房的人加入了置业大军,政府没有相关的措施抑制人们涌入房地产市场。
有路认为,大温房地产市场持续高温,最大的原因是供不应求。 大温的房子,大部分是拆了重建,没有增加多少土地供应。拆掉独立屋建公寓楼,使独立屋更加成为稀缺商品。因为温哥华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大温的房子 的购买者,并不局限于本地人。像悉尼、苏黎士一样,房价高是理所当然的。温哥华是世界上富人青睐的地方,不但中国富豪,俄罗斯、美国及阿拉伯国家的富人也 对温哥华趋之若鹜。加上加币下跌,来温哥华购房对于用美金购房的人来讲,是大好时机。即使有海外投资者在大温购房,主要的力量也不是华人。
华 人成为替罪羊是因为华人不团结,选举时也不爱投票。政客敢惹印度人、犹太人吗?政客一到选举,就拿华人说事。希望挣得一些主流的选票。到成功上位,就再向 中国送出橄榄枝。这已是惯例。华人爱炫耀也是引来嫉妒,树大招风的原因。有人华人富豪暴发后,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钱。最近据传一位中国富豪来加拿大登陆, 带着几个保镖,耀武扬威的,被怀疑他是犯罪团伙的,拒绝让他登陆。不管是否是真的,也要让华人富豪注意,要学会低调行事了。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已经有 4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华人购房者是最近,加拿大联邦政府拨款50万,调查海外买家炒房问题。很多当地人把温哥华房价高涨归罪为华人,加拿大主流媒体《环球邮报》发文嘲讽说,华人购房者是中国出口到加拿大的最新“商品”。
罪魁祸首剑指华人
各种剑指华人为房价罪魁祸首的说法甚嚣尘上。
早 前UBC大学兼职教授甄瑞谦(Andy Yan)的一份调查报告曾引起舆论普遍关注。“66%购房者有典型中国人姓名”说法并非指的是大温,仅仅是甄瑞谦所搜集的自2014年8月至2015年2 月的,靠近UBC大学校区独立屋销售纪录中购房者名单中“典型中国人姓名”的比例,其统计时间跨度仅半年。
这个调查范围仅为UBC校区的一 小部分,而UBC校区又仅仅是大温哥华22个市镇区的一个而已。且正如许多评论者当年就指出的,有“典型中国人姓名”的未必就一定是中国籍人士,他们同样 可能是华裔加拿大永久居民、华裔加拿大人,甚至土生土长的加拿大华人。但“甄瑞谦报告”显然为认为中国人炒高房价者的人提供了“炮弹”。
炒高物业的并非华人
大温地区华人多,华人喜欢置业,又有些富人喜欢炫耀自己的豪宅,很容易成为炒高房价的替罪羊。
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的加拿大置业顾问仔细分析了一下实际状况:
首先,从她接触的客户看,海外身份来温哥华购房的,占的比例非常少。即使有,也是跟加拿大有关的,比如孩子在加拿大留学,或者有亲戚在温哥华,也有一些,是自己有移民到温哥华定居的打算的。专门来温哥华炒房投资的少之又少。
今 年初,卑诗省公证人协会(SNPBC)公布了2015年11月对服务大温哥华地区房地产公证人的访问,60名受访者中33%表示“未收到海外买家申 请”,52%称所接申请中涉及海外买家的不到10%,声称所接申请中海外买家比例占26-50%的为5%,声称“海外买家过半”的比例,仅有区区3%。调 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温住宅物业的买卖双方都是卑诗省或加拿大的居民。
第二,中国来的新移民买房,影响到的区域是有限的。主要是学区房, 温西、列治文、西温、南素里的房价上涨可能与华人喜欢到这些区域购房有关,但其他地区今年第一季度房价疯涨,中国人并不是主要推动力量。比如北素里、兰 里、三联市、温东、北温,特别是像枫树岭、Tsawwassen这些白人喜欢居住的地区,更是与华人新移民无关。华人老移民买房的方式与当地西人差不多, 通常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购房,炒房的说法更与他们无关。
第三,从建商买地炒房看,华人建商更是不成气候。温哥华的大型建商都是本地西人和印度人,华人工匠来的很少,华人搞建筑主要是做包工头。还有一些是自己建房卖掉,更是小打小闹。如果说建商买地建房炒卖,要追究的不是华人,而是西人和印度人开的建筑公司。
供不应求是主因
温哥华房价猛涨,到底跟谁有关呢?
有路认为,政府要对高房价负很大责任。政府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地税,所以他们并不是真的反对高房价。房价一路上涨,与体制有关。另外,低利息使很多原本无力购房的人加入了置业大军,政府没有相关的措施抑制人们涌入房地产市场。
有路认为,大温房地产市场持续高温,最大的原因是供不应求。 大温的房子,大部分是拆了重建,没有增加多少土地供应。拆掉独立屋建公寓楼,使独立屋更加成为稀缺商品。因为温哥华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大温的房子 的购买者,并不局限于本地人。像悉尼、苏黎士一样,房价高是理所当然的。温哥华是世界上富人青睐的地方,不但中国富豪,俄罗斯、美国及阿拉伯国家的富人也 对温哥华趋之若鹜。加上加币下跌,来温哥华购房对于用美金购房的人来讲,是大好时机。即使有海外投资者在大温购房,主要的力量也不是华人。
华 人成为替罪羊是因为华人不团结,选举时也不爱投票。政客敢惹印度人、犹太人吗?政客一到选举,就拿华人说事。希望挣得一些主流的选票。到成功上位,就再向 中国送出橄榄枝。这已是惯例。华人爱炫耀也是引来嫉妒,树大招风的原因。有人华人富豪暴发后,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钱。最近据传一位中国富豪来加拿大登陆, 带着几个保镖,耀武扬威的,被怀疑他是犯罪团伙的,拒绝让他登陆。不管是否是真的,也要让华人富豪注意,要学会低调行事了。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推荐: